[发明专利]水雾空气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7649.6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强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雾 空气 除尘器 | ||
所属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空气污染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各种空气净化的技术产品也在市场上进行竞争。世界上的除尘器大都可分为几类:1.滤网或滤纸式除尘器,这种除尘器容易产生滤网或滤纸的灰尘积压饱和而达不到好的效果,需要经常更换滤网或滤纸而令人讨厌;2.滤网加静电式除尘器,这种除尘器先进了一点,但也免不了饱和尘积压的相同毛病;3.滤网或虑纸加水箱式除尘器,这种除尘器是现今除尘效果最好的了,它不但能用潮湿的虑网或虑纸过虑尘粒并且能用不断流下的水自动清洗了虑网或虑纸,这不产生饱和的问题了,但是,这种除尘器的耗水量大使人们不得不把它产生的废水重新使用,这就产生了细菌的滋生,有时它过滤出的空气竟有臭水味。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地净化室内空气,本人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空气除尘器,这种除尘器采用水雾加虑网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颗粒,这种除尘器耗电小、耗水少、免换虑网、除尘效果最好、过滤出的空气最清新,那么,这种空气除尘器是怎么能达到这种最好的除尘效果呢?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薄水管上的小孔会产生喷射水雾的现象在自来水管上钻几个小孔产生水雾或利用压力泵产生水雾,再利用排气扇的抽吸力让这些水雾和有灰尘的混和空气通过几个排线框,这样,水雾和灰尘在通过这几个排线框内浓密的排线时发生碰撞排线而沾附在排线上,排线上的灰尘和水雾水颗粒越积越多形成混和水滴向下流走使排线上不产生饱和灰尘积压,这样,通过几个排线框后的空气已经是干净清新的空气。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需要发生水雾,最简单是方法是在有一定持续压力的自来水管上钻小孔发生取得水雾了,这样既简单又省电。如果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或偏远地区那么就要使用能发生水压的压力泵了,这就要耗点电了。那么,本发明的水雾空气除尘器所需的水雾耗水情况怎么样呢?本发明人多次实践证明:要想在有一定压力的水管上钻孔发生水雾,那么钻的小孔要小到缝衣针的尖头部位一样细,如果稍钻大了一点就不产生水雾而产生水柱射线,可见用水量是很少的;如果一个本发明的水雾除尘器需要钻六个小孔,这六个小孔日夜不停发生喷射水雾三天才用约一立方米体积的水,真是省水的除尘器。由于本发明的水雾除尘器用水量很少,所以不必要把用过的水重复使用,这就拒绝了细菌的滋生,保证了过虑空气的清新。
本发明的先进之处不竟在于用水量少和清洁还在于本发明的过虑灰尘的方式也是独特的:本发明不但利用水雾潮湿了虑网使虑网更易于沾附灰尘并且利用水雾自动清洗了虑网,更大的特点是无数的水雾状小水颗粒在排线间也沾附和捕捉灰尘和更小的颗粒物,使这些靠自身更微小特性可能钻过虑网的小颗粒物被水雾捕捉后变成大的混和水雾小水颗粒很容易沾附在排线上。
近几年,有些地方不断发生沙尘暴,灰尘漫天使得一般空调、除尘器很快灰尘饱和,有的只需十分钟就发生了饱和就须要更换虑网。由于本发明的水雾除尘器自动清洗虑网的功能,如果把本发明除尘器装在窗上,就算外面灰尘漫天、飞沙走石,室内也会是空气清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除尘时耗电小、耗水量少、除尘量大、除尘效果好、并且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排线框的外表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雾空气除尘器安装在墙壁上或窗上时的朝室外表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雾空气除尘器的侧面中间剖面图。
图中,1排线框外框,2排线,3水管,4水管开关,5水管上的小孔,6安装螺丝孔,7出水管,8喷射水雾,9除尘器外壳,10排气扇,11排气扇固定支架,12压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先看图1,图1是一个排线框的外表面图,图中看到一个规则的排线外框(1)内有一排排列整齐的排线(2),排线显的很是浓密。图中的排线是不是做的越密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过于浓密,排线上积聚的水雾小水颗粒多了会形水滴,这样两条排线间的水滴会沾到一起形成两排线间的水幕,水幕会阻碍空气的流通,但是如果过于稀疏除尘效果也会降低,一般两排线的间距在约四毫米左右为宜。图1中的图样并不出现横向的线条,安装横线条也可以使用,但横线条会容易产生水滴和灰尘的积聚停留,我们需要的是水滴把灰尘尽快向下带走以应对不断沾附增多的水雾小水颗粒和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强,未经李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