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流阀阀芯施焊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7920.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武;张坤家;许召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流阀 阀芯施焊 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焊工艺,特别是指一种节流阀阀芯施焊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介质在节流阀瓣和阀座之间流速很大,以致使这些零件表面很快损坏-即所谓气蚀现象。目前市面上节流阀为了解决气蚀难题,大多采用的是提高阀芯材料品质,这样会使产品成本大大提高,而且效果也不胜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节流阀阀芯施焊合金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芯冲蚀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流阀阀芯施焊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焊前加热:
采用间歇式加热,使阀芯施焊部位的升温速度为阶梯式升温;
(2)施焊:
采用间隔施焊或扫焊分多层施焊或长时间停留施焊中的一种或几种;
(3)焊后保温冷却:
采用在高温区使用保温箱降温,在低温区使用油冷降温。
所述的步骤(1)中的间歇式加热,使工件升温曲线成阶梯式(在500℃以下每升高100℃停留10-15分钟,在500-800℃每升高50℃停留10-15分钟),工件必须达到800-900℃方可施焊。
所述的步骤(2)中的间隔施焊:对不同形状部位会受热膨胀不一致可采用先整体将相近似形状部位施焊,以达到整体受热升温效果。工艺要求:对形状和壁厚相近似部位先施焊,施焊面积不得少于总面积60%,且使工件整体升温至700度以上。
所述的步骤(2)中的扫焊分多层施焊:对极易变形薄部位可采取扫焊分多次施焊,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变形。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焊枪行走速度,每个扫焊层厚度小于等于80μm,且阀芯施焊部位每次升温小于等于50℃,所述的扫焊分多层施焊的层数为3~5层。
所述的步骤(2)中的长时间停留施焊:对不易升温的厚部位,可采用调小焊剂输送量但长时间对此部位施焊,相当于强制加热。工艺要求:根据施焊部位实际,掌握停留时间,控制施焊部位温度在整体工件温度以下80-100度范围内,但当施焊时间在2分钟以上时不得施焊,此形状为不宜施焊操作工件,应与设计部门沟通,加以改进。
所述的步骤(3)中的焊后保温冷却:采用在高温区(≥300℃)使用保温箱缓慢降温(保温箱要求:温降不得大于50℃/30分钟),在低温区(300℃以下)使用油冷快速降温(使用专用金属热处理冷却油,采用喷淋式降温,温降在100-150℃/分钟)。
所述的合金为碳化钨合金、钴基喷焊合金或镍基喷焊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常规材料为基体的基础上,喷焊硬质的合金材料,使阀芯在耐冲蚀性能方面可媲美硬质的合金材料,而成本又大大低于使用合金材料制作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节流阀阀芯施焊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焊前加热:采用间歇式加热,使阀芯施焊部位的升温速度为阶梯式升温;
(2)施焊:针对阀芯的不同部位,采用间隔施焊或扫焊分多层施焊或长时间停留施焊中的一种进行施焊;
(3)焊后保温冷却:采用在高温区使用保温箱降温,在低温区使用油冷降温。
所述的步骤(1)中的间歇式加热,使工件升温曲线成阶梯式(在500℃以下每升高100℃停留10-15分钟,在500-800℃每升高50℃停留10-15分钟),工件必须达到800-900℃方可施焊。
所述的步骤(2)中的间隔施焊:对不同形状部位会受热膨胀不一致可采用先整体将相近似形状部位施焊,以达到整体受热升温效果。工艺要求:对形状和壁厚相近似部位先施焊,施焊面积不得少于总面积60%,且使工件整体升温至700度以上。
所述的步骤(2)中的扫焊分多层施焊:对极易变形薄部位可采取扫焊分多次施焊,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变形。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焊枪行走速度,每个扫焊层厚度小于等于80μm,且阀芯施焊部位每次升温小于等于50℃,所述的扫焊分多层施焊的层数为3~5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件检具的工件支撑定位装置
- 下一篇:玉米粉丝制作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