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胶剂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8574.3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蓉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胶剂 有效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胶剂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氧化破胶剂有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由于氧化剂的活性和温度有关,一般当地层温度低于49℃时,反应的速度就很慢,需要加入活化剂。
氧化破胶剂有很多的缺陷如:①在高温下与压裂液反应迅速,使压裂液提前降解而失去输送支撑剂的能力,甚至导致压裂施工失败;②它属于非特殊性反应物,能和遇到的任何反应物如管材、地层基质和烃类等发生反应,生成与地层不配伍的污染物,造成地层伤害;③氧化破胶剂很可能在到达目的裂缝前就消耗尽了,因而达不到破胶的目的。
胶囊氧化破胶剂是把过氧化物单独装在合成外壳内。胶囊氧化破胶剂的核心材料为破胶剂,可采用与水接触即可溶解变为高活性的固体强氧化剂。胶囊氧化破胶剂的优点在于减少了破胶剂对压裂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增大破胶剂用量,改善了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
酶是具有高催化能力和很好的活性的生物蛋白,它在催化反应时自身的形态和结构不发生改变,因此可再催化另一个反应。常规酶破胶剂是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它无法降解特定的聚合物,达不到理想的破胶效果。
另外,常规酶破胶剂虽然在低温下是一种较好的压裂液破胶剂,但它要求较低的pH值。一般酶在pH=6时活性最大,高温、高pH值会使酶失去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破胶剂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出破胶剂的有效含量,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破胶剂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若干份破胶剂样品,分别将每份试样装入试样模具套筒内,将柱塞插入套筒内;
(b)将模具放在压力机的试样平台上,分别对每份样品加载不同压力,并保持一定时间;
(c)压力降为零,取出模具,将内容物转入干净的烧杯内,洗涤模具,并将洗液汇入该烧杯中,静止一段时间;
(d)测定液体石蜡含量;
(e)以压力为横坐标,释放出的液体石蜡含量为纵坐标作图,由图读出液体石蜡含量随压力变化达到稳定时的值,即试样中的液体石蜡有效含量。
所述步骤(a)中,破胶剂样品的数量为10份,且每份的重量为5.0g。
所述步骤(a)中,柱塞插入套筒后,旋转180°。
所述步骤(b)中,分别对每份样品加载不同压力为:10MPa、20MPa、25MPa、30MPa和35MPa。
所述步骤(b)中,保持时间为5min。
所述步骤(c)中,静止时间为30min。
所述步骤(c)中,通过蒸馏水洗涤模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测定出破胶剂的有效含量,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胶剂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若干份破胶剂样品,分别将每份试样装入试样模具套筒内,将柱塞插入套筒内;
(b)将模具放在压力机的试样平台上,分别对每份样品加载不同压力,并保持一定时间;
(c)压力降为零,取出模具,将内容物转入干净的烧杯内,洗涤模具,并将洗液汇入该烧杯中,静止一段时间;
(d)测定液体石蜡含量;
(e)以压力为横坐标,释放出的液体石蜡含量为纵坐标作图,由图读出液体石蜡含量随压力变化达到稳定时的值,即试样中的液体石蜡有效含量。
所述步骤(a)中,破胶剂样品的数量为10份,且每份的重量为5.0g。
所述步骤(a)中,柱塞插入套筒后,旋转180°。
所述步骤(b)中,分别对每份样品加载不同压力为:i0MPa、20MPa、25MPa、30MPa和35MPa。
所述步骤(b)中,保持时间为5min。
所述步骤(c)中,静止时间为30min。
所述步骤(c)中,通过蒸馏水洗涤模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蓉,未经马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