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230.4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杰;贾立明;徐会青;王伟;尹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双氧水 加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组成为:纳米氧化镁、氧化硅、稀土元素、锡和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稀土元素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0.5%~8.0%,锡含量为0.1%~5.0%,活性金属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1%~8.0%,氧化硅含量0.1%~8.0%,余量为纳米氧化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稀土元素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1.0%~5.0%,锡含量为0.2%~2.0%,活性金属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2%~5.0%,氧化硅含量为0.5 %~5.0%,余量为纳米氧化镁。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氧化镁的晶粒平均粒径为20 nm~80n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为铂、钯和钌中的一种或多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元素为镧、铈中的一种或两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纳米氧化镁;
(2)、步骤(1)所得的纳米氧化镁上负载稀土元素,经过干燥和焙烧,得到稀土改性的纳米氧化镁;
(3)、往步骤(2)得到的稀土改性的纳米氧化镁中加入造孔剂、硅溶胶和水混捏成型,经过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4)、往步骤(3)得到的催化剂载体上负载锡和活性金属组分,经过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含镁化合物溶解到溶剂中,加入分散剂,充分混合后,在快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缓慢加入沉淀剂,然后经过干燥和焙烧,得到纳米氧化镁,其中所述的含镁化合物为硝酸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醇类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沉淀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温度为5℃~60℃;所述的干燥温度为常温~300℃,干燥时间为10分钟~24小时,所述的焙烧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0.5小时~8.0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乙二醇。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纳米氧化镁负载稀土元素的方法为饱和浸渍法。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造孔剂为聚乙烯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石墨、淀粉、纤维素和田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造孔剂的加入量以催化剂载体重量计,为0.5%~5%。
11.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溶胶为无钠硅溶胶。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负载方法采用饱和浸渍法。
13.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干燥温度为常温~300℃,干燥时间为0.5小时~24小时,所述的焙烧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0.5小时~8.0小时;步骤(3)所述的干燥温度为常温~300℃,干燥时间为0.5小时~24小时,所述的焙烧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0.5小时~8.0小时;步骤(4)所述的干燥温度为常温~300℃,干燥时间为0.5小时~24小时,所述的焙烧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0.5小时~8.0小时。
14.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催化剂。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蒽醌溶解于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中形成的工作溶液,其中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的体积比为5:1~1:1;所使用的工作液中蒽醌的浓度为80g/L~150 g/L;蒽醌加氢的工艺条件如下:氢气分压0.1MPa~2.0MPa、反应温度10℃~100℃、体积空速1.0 h-1~50.0h-1、气剂体积比10~1000。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蒽醌加氢的工艺条件如下:氢气分压0.2MPa~1.0MPa、反应温度30℃~80℃、体积空速2 h-1~20h-1、气剂体积比2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2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液化油沸腾床加氢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焦磷酸亚锡废渣的回收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