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527.0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敦锐;徐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霍山县吉元竹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3 | 分类号: | B26D1/03;B26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81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竹茹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子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竹茹是将竹子内腔表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竹茹,作为一种中医药材,性微寒、味甘,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现有技术中,竹茹的加工主要通过手工操作,劳动强度较高,竹茹加工效率较低,并且存在原料损耗率高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竹茹加工效率及产量高的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进料装置;
剖竹装置,置于进料装置的出口端,将竹子加工成竹片;
竹片传动装置,将剖竹装置加工形成的竹片传送至竹茹刮削装置;
导向装置,置于竹片传动装置和竹茹刮削装置之间,控制竹片进入竹茹刮削装置的进料方向。
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的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数个平行排布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的底端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端弧长不等,使弧形凹槽呈“八”字形。
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具有呈水平排布的数组竹子传动装置,每组竹子传动装置包括呈上、下排布的传动辊和被动辊,传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设有竹子通行的空隙。
进一步,所述剖竹装置包括环形套筒,环形套筒圆心处设有定位杆,定位杆外侧均布有数个刀刃朝向进料装置的刀片,刀刃具有15度倾角,刀片端部与环形套筒内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朝向进料装置的一端具有20—30度的锥角。
进一步,所述竹片传动装置具有呈上、下排布的传动辊和被动辊,传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设有数个平行排布的用于竹片通行的空隙。
进一步,所述竹茹刮削装置具有呈水平排布的数组竹茹加工传动装置,每组竹茹加工传动装置包括呈上、下排布的传动辊和被动辊,传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设有竹片通行的空隙;相邻竹茹加工传动装置之间设有刮刀,刮刀置于竹片的下侧,刮刀的刀刃与竹片内侧相切。
本发明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集进料、剖竹、导向、定位以及刮削操作为一体,加工效率较高。
2、由于剖竹加工操作部分为一次成型,从而降低竹茹的损耗。
3、由于剖竹加工操作部分设计特殊结构刀刃,使竹筒节点部位能够被快速剖开,整个加工过程较为迅速。
4、在竹片传动装置以及导向装置的双重调节下,被剖竹装置分切的竹片能够平缓、精确进入刮削装置中,从而有效提高竹茹加工效率及产量。
5、竹茹刮削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竹片内侧竹茹刮除较为充分,原料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剖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自动化竹茹加工装置,包括:
进料装置1,具有呈水平排布的数组竹子传动装置,每组竹子传动装置包括呈上、下排布的传动辊和被动辊,传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设有竹子7通行的空隙。通过进料装置1的设计,解决了传统竹茹加工首先需要单独进行剖竹的操作,使整个生产流程变得更加简捷。
将竹子7加工成竹片5的剖竹装置6,置于进料装置1的出口端,请参阅图3,它包括环形套筒9,环形套筒9圆心处设有定位杆8,定位杆8朝向进料装置1的一端具有20—30度的锥角。
定位杆8外侧均布有数个刀刃朝向进料装置1的刀片10,刀刃具有15度倾角,刀片10端部与环形套筒9内侧连接。
竹片传动装置2,其功能是将剖竹装置6加工形成的竹片5传送至竹茹刮削装置3。竹片传动装置2具有呈上、下排布的传动辊和被动辊,传动辊和被动辊之间设有数个平行排布的用于竹片5通行的空隙。
导向装置11,置于竹片传动装置2和竹茹刮削装置3之间,控制竹片5进入竹茹刮削装置3的进料方向。
导向装置11包括呈长方体的导向板12,导向板12上设有数个平行排布的方形通孔13,方形通孔13的底端设有弧形凹槽14,弧形凹槽14两端弧长不等,使弧形凹槽14呈“八”字形,弧形凹槽14限制竹片5的行进方向,从而起到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霍山县吉元竹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霍山县吉元竹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