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卡扣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620.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胜;刘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河西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卡扣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的零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到汽车的卡扣座。
背景技术
车门护板与钣金的配合,一般都是通过塑料卡扣将门护板固定在钣金上的。那么它们之间配合后就存在间隙之间的配合,一般间隙的最完美理论规定值为0,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外观间隙的美观,但是由于门护板为塑料件,容易产生轻微的变形,收缩,所以将间隙准确的控制在0~0.5之间,往往实现比较困难、麻烦。 一般需要达到间隙为0,只能通过修改其他结构,如延长翻边,降低卡扣座面来实现,但是在量产中很难做到间隙为0,因为门护板的材料决定了它的形状难以固定,会产生轻微的变形,收缩。 传统式的卡扣座设计,卡扣座面与钣金距离为2.5,卡扣座安装孔为Φ7.5,此种设计在装配后,就将卡扣座面与钣金面直接的间隙固定死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吸入式改良的卡扣座结构。
改进的卡扣座结构,其包括卡扣1、钣金2以及车门护板3,卡扣座的安装孔4的孔径为Φ9,并在安装孔上倒圆角为R1,此种设计装配后,理论上卡扣座面距钣金面的间隙还是2.5,但是真正实际装配后,如果钣金与车门护板端面还存在间隙时,从门护板正面施加一个力,将卡扣爪脚5变形,门护板朝向钣金方向移动,“吸入”进门护板里面,从而将门护板拉向钣金0~1的距离,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卡扣与车门护板的接触面积由1.5变为0.9,减少了接触面积,固定强度减弱。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自动通过力调节间隙,让车门护板与钣金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性,自动性,可以在确保量产中产品收缩产生间隙后的控制“微调剂”。从而确保车门整体效果的间隙美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传统卡扣座的配合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传统式卡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改进的卡扣座结构的理论配合图。
图4为本发明改进的卡扣座结构的实际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改进的卡扣座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改进的卡扣座结构,其包括卡扣1、钣金2以及车门护板3,卡扣座的安装孔4的孔径为Φ9,并在安装孔上倒圆角为R1,此种设计装配后,理论上卡扣座面距钣金面的间隙还是2.5,但是真正实际装配后,如果钣金与车门护板端面还存在间隙时,从门护板正面施加一个力,将卡扣爪脚5变形,门护板朝向钣金方向移动,“吸入”进门护板里面,从而将门护板拉向钣金0~1的距离,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卡扣与车门护板的接触面积由1.5变为0.9,减少了接触面积,固定强度减弱。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自动通过力调节间隙,让车门护板与钣金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性,自动性,可以在确保量产中产品收缩产生间隙后的控制“微调剂”。从而确保车门整体效果的间隙美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河西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河西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看门狗电路及其故障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燃烧法制备铝酸镁镧粉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