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649.X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启刚;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悍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04 | 分类号: | B62D5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车 悬挂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雪车,特别是一种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压雪车的行走部分由车架、履带、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悬挂减震和行走马达组成,利用高压液压油为动力,使行走马达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再带动履带转动。压雪车在行驶过程中,支重轮的作用是支撑整个车体的重量和缓冲由地面不平产生的震动。压雪车支重轮为单轮独立板簧悬挂方式,板簧预紧力大,体积也很大。压雪车在高速行驶时板簧不能有效的吸收因地面不平产生的反作用力,导致车体震动较大,影响驾驶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压雪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的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该装置安装于支重轮上,一对支重轮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两个轴承座分别装于摇杆的两端转轴上,摇杆的中间活动安装有拐臂,拐臂外套装有套筒,扭力杆的一端插装在套筒内,另一端插装于固定座内,固定座安装于车架上。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的扭力杆外装有衬套Ⅱ。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两端分别设有防尘圈。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拐臂与车架的夹角为30°。
本发明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它适合用于任何不平整坡道行驶的压雪车,能够实现支重轮随地形起伏自动调整高度,从而极大降低车体震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雪车整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雪车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扭杆悬挂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扭杆悬挂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马达,2-驱动轮,3–悬挂减震,4-支重轮,5-履带,6-导向轮,7-轴承座,8-压板,9-开槽螺母, 10-摇杆,11-拐臂,12-前端盖,13-套筒,14-扭力杆,15-后端盖,16-固定座,17-挡环,18-衬套Ⅰ,19-防尘圈,20-衬套Ⅱ,21-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压雪车扭杆悬挂减震装置包括由支重轮4、轴承座7、压板8、开槽螺母9、摇杆10、拐臂11、前端盖12、套筒13、扭力杆14、后端盖15、固定座16、挡环17、衬套Ⅰ18、防尘圈19、衬套Ⅱ20组成。
如图1所示,为压雪车行走部分组装后的状态。
如图2所示,为压雪车行走部分各功能部件的安装位置。
如图3所示, 将衬套Ⅱ20用压入套筒13,在套筒13两端放入防尘圈19,把拐臂11从一端插入套筒13,分别将前端盖12和后端盖15安装在套筒13两端。将扭力杆14的一端插入拐臂11,另一端插入固定座16。
如图4所示,将组装好的以上各部件做为一个总成件与车架21相连接,分别用螺栓将套筒13和固定座16紧固到车架21上,拐臂11与 车架21角度为30°。
如图3所示,现将衬套Ⅰ18压入摇杆10,再将挡环17、摇杆10、压板8依次安装到拐臂11的转轴上,用开槽螺母9旋紧,同时又能自由转动。把轴承座7安装到摇杆10的转轴上,用开槽螺母9旋紧,同时又能自由转动。最后再把重轮4安装到轴承座7上。
当压雪车行走时,4组扭杆悬挂承受整个车体重量,因为拐臂11与 车架21角度为30°,所以扭力杆14有足够的预紧力使支重轮4紧贴在履带5上。同时安装有2个支重轮4的摇杆10又可以围绕拐臂11转动,当遇到起伏路面时,4组扭杆悬可以自行调整支重轮4的离地高度,以达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悍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悍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驾驶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最大横流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