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梧桐树皮鞣质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959.1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复康药物研发(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C07J63/00;A61P39/06;A61P35/00;A61P31/18;A61P31/04;A6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梧桐 树皮 鞣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梧桐树皮鞣质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鞣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约70%以上的中药植物药中含有鞣质类化合物,尤以在裸子植物及双子叶植物,鞣质存在于植物的皮、木、叶、根、果实等部位,树皮中尤为常见,近十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们对植物中鞣质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除发现其有抗菌、抗炎、止血药理活性外,还发现具有抗突变、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与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前景。
目前,对于从悬铃术科植物梧桐中提取桦木酸的研究较多,但都忽略了树皮中的鞣质成分,如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3158.6从梧桐树科树皮中提取桦木酸的方法,其中水提部分就是作为废弃物去除,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梧桐树皮鞣质的提取方法,充分利用原材料,提取出鞣质类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梧桐树皮鞣质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梧桐树皮原材料粉碎成至少能过1号筛的粉末;
步骤二,使用石油醚浸泡步骤一所得的粉末,用量为2~3倍粉末体积,浸泡时间为2~4小时,去除叶绿素、树蜡和树脂;
步骤三,过滤,滤取滤渣,干燥,加入清水加热煮沸浸泡1~4次,每次3~5小时,每次用水量为滤渣体积的2~4倍,过滤合并多次提取的提取液;
步骤四,在提取液中加入过量4%明胶水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滤取沉淀,干燥;
步骤五,对步骤四所得的干燥固体粉末使用丙酮进行索氏提取至三氯化铁显色无反应,回收丙酮即得鞣质成分。
优选的,步骤三最后剩下的滤渣可直接用有机溶剂提取制备桦木酸。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原材料,提取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鞣质类成分,工艺简单,适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梧桐树皮鞣质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梧桐树皮原材料粉碎成至少能过1号筛的粉末;
步骤二,使用石油醚浸泡步骤一所得的粉末,用量为2~3倍粉末体积,浸泡时间为2~4小时,去除叶绿素、树蜡和树脂;
步骤三,过滤,滤取滤渣,干燥,加入清水加热煮沸浸泡1~4次,每次3~5小时,每次用水量为滤渣体积的2~4倍,过滤合并多次提取的提取液;
步骤四,在提取液中加入过量4%明胶水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滤取沉淀,干燥;
步骤五,对步骤四所得的干燥固体粉末使用丙酮进行索氏提取至三氯化铁显色无反应,回收丙酮即得鞣质成分。
优选的,步骤三最后剩下的滤渣可直接用有机溶剂提取制备桦木酸。
本实施例的突出效果为: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原材料,提取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鞣质类成分,工艺简单,适于生产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复康药物研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奇复康药物研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直流绝缘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