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水质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0015.6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水质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生活洗涤污水、洗车污水及其他非有害物质污水的净化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洗涤污水、洗车污水及其他非有害物质污水中均含有沙泥、纤维、有机物以及洗涤液(如肥皂液、去污液等含表面活性剂、染色剂等化学物质)基本上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回收再利用。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微滤或超滤的方法过滤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水净化的目的,但是其过滤后的杂质及有机物都停留在滤芯中未能及时排出,长时间使用,不但会堵塞滤芯的微孔影响过滤速度,而且存留在滤芯上的有机物极易发臭污染水体,要保证所处理的水达到可循环使用的水质标准,必须即时更换滤芯。反冲洗只能改善,但并不能根本实现水质长期达标;另外,水处理设备造价高、占面积大、使用操作繁杂、维护成本高,不适宜全面推广使用。特别是,目前遍布全国各城市的洗车水循环利用设备如同虚设,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是设备对洗车污水的有机物不能即时、彻底的排放,留在设备中的有机物在设备中积累、发酵甚至发臭,用药物处理和光触媒等方式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水的循环利用处理设备的工艺选择很重要。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水质分流装置,尤其是生活洗涤污水、洗车污水及其他非有害物质污水的循环利用的净化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即时分离并排出污物的技术难题。污水在处理时得到即时处理、即时分离、即时排出污物及其他化学物质,水处理装置中极少存留所分离出来的有机物,就不会影响到以后水循环不断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所分离出来的水清澈透明,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所需循环利用的水质标准。为水的再生利用,可为城市提供第二安全、可靠的再生水源,有效地缓解城市供水水源不足的压力。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装置,它不仅可以对生活洗涤污水、洗车污水及及其他非有害物质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只要更换不同的水处理剂便可对其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污水处理水质分流装置包括:集水容器,反应分离腔,锥状漏斗排污管,出水围堰,曝气发生器,喇叭状导流管,压力水泵,处理剂定量投放机,排污阀,导气管组成。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水质分流装置,尤其是生活洗涤污水、洗车污水及其他非有害物质污水的循环利用的净化处理。将收集的污水经沉淀池短暂时间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本处理装置与处理剂混合、曝气、反应、分解出气浮物、絮凝物和清水,在反应分离腔内迅速分离,由于它们各自比重不同,所以分别即时从各自的排出口排出。所述的全过程均在集水容器和反应分离腔内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图号说明:
1集水容器 2反应分离腔 3锥状漏斗排污管 4出水围堰 5曝气发生器 6喇叭状导流管 7压力水泵 8处理剂定量投放机 9排污阀 10导气管
气浮物絮凝物污水处理剂、空气→清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集水容器(1)中容纳有一个下大上小的桶状的反应分离腔(2),反应分离腔(2)内的上口的中心有一锥状漏斗排污管(3),锥状漏斗排污管(3)的顶面高于集水容器(1)上的出水围堰(4),低于反应分离腔(2)顶面,锥状漏斗排污管(3)与反应分离腔(2)顶部锥状周边留有空隙,反应分离腔(2)底部下缘和锥状漏斗排污管(3)的顶面上缘都与水平面平行。集水容器(1)与反应分离腔(2)的中心底部设有曝气发生器(5),反应分离腔(2)底部与集水容器(1)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曝气发生器(5)接有喇叭状导流管(6),曝气发生器(5)下端连接压力水泵(7),曝气发生器(5)的中部有一导气管(10)连接处理剂定量投放机(8),集水容器(1)底部呈漏斗状,漏斗的底部接有一排污阀(9),在集水容器(1)的顶部周边设有多孔的出水围堰(4),出水围堰(4)限制水面高度,出水围堰(4)低于锥状漏斗排污管(3)的顶面,反应分离腔(2)顶部高于锥状漏斗排污管(3)的顶面,锥状漏斗排污管(3)穿过集水容器(1)底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水质分流装置,是将收集的污水经沉淀池短暂时间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本处理装置与处理剂混合、曝气、反应、分解出气浮物、絮凝物和清水,它们各自比重不同,在反应分离腔(2)内迅速分离并即时分别从各自的排出口排出。所述的全过程均在集水容器(1)和反应分离腔(2)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0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