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全氟烷基烷基酮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1390.2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涵;曲景平;杨冬梅;薛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37/04 | 分类号: | C07B37/04;C07C45/54;C07C49/233;C07C49/255;C07C49/327;C07C49/167;C07C69/76;C07C67/333;C07D307/46;C07D333/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毕进;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烷基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全氟烷基烷基酮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氟烷基烷基酮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物和药理活性,是广泛的生物酶抑制剂(J Mol Model.2010,1753–1764;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8,4652–4660)。而且,其还是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Organ.Lett.2009,1887-1890;Eur.J.Org.Chem.2004,749.],广泛用于药物、高分子材料、液晶材料、荧光探针等的合成。由于用途广泛,全氟烷基烷基酮的合成已经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其合成方法主要有:(1)烃基金属试剂(格氏试剂、烃基锂等)与三氟乙酸、酯或盐反应(JACS,1956,78,2268-2270),这是研究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它使用格氏试剂、烃基锂等金属有机试剂为反应底物,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反应选择性较差,收率不高。(2)甲醇钠促进下,酮类化合物与三氟乙酸酯发生Claisen酰化缩合生成β-酮后再裂解的方法(JACS,1953,75,2059),这种方法选择性不好,收率较低。(3)酰氯与三氟乙酸酐反应(Tetrahedron,1995,51:2573-2584),这也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但需要大量过剩的三氟乙酸酐和吡啶。(4)含α-H的羧酸/酯与全氟羧酸酯缩合后再水解脱羧(JACS,1956,78:4053-4057;JOC,2008:9476-9478),这种方法收率不高,且需要-65℃的低温条件。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较多的关于全氟烷基烷基酮合成方法的报道,但这些方法存在选择性差、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的一步合成全氟烷基烷基酮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全氟烷基烷基酮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全氟烷基烷基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Ι所示,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II和全氟羧酸酯III为原料,在碱作用下,在无水溶剂中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到结构式Ι所示全氟烷基烷基酮化合物,
其中,
Rf为C10以下全氟烷基;
R1与R2各自独立地取自H、C18以下烃基、C10以下芳基、卤素、C10以下烷氧基、C10以下芳氧基、C10以下烷硫基、C10以下芳硫基、C10以下酯基或C10以下酰胺基;
连接基团Y取自O、N(CH3)、S、Si(CH3)2或无;
n=0~11;
R3为C6以下烷基或C6-C10芳基;
M取自C10以下烷氧基、C10以下芳氧基、C10以下烷硫基、C10以下芳硫基、或其中R4取自H、C6以下烃基、C10以下芳基、卤素、C6以下烷氧基、C6以下芳氧基、C6以下烷硫基、C10以下芳硫基、C6以下酯基或C6以下酰胺基,R5取自H、C6以下烃基、C10以下芳基、卤素、C6以下酯基或C6以下酰胺基;
所采用的碱选自正丁基锂、二异丙胺基锂、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叔丁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上述反应中,碱与原料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1:1~3:1,更优选为1:1~1.5:1。
用于反应的溶剂优选选自C9以下芳烃、C8以下醚类、C7以下烷烃和C5以下氯代烷烃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优选选自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正己烷、1,4-二氧六环、甲苯、异丙醚或甲基叔丁基醚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原料全氟羧酸酯III和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5:1~3:1,更优选为1:1~1.5:1。
此外,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优选如下:反应温度为-20°C~溶剂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10min~48h。
表1中列举了上述反应式中各个原料化合物取代基的具体结构。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基座的重力式基础结构
- 下一篇:语音流的识别方法、装置和无线接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