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马铃薯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1459.1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马铃薯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马铃薯的栽培。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在国内有广泛的种植,是农业中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目前马铃薯种植普遍效率和产量较低,且周期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马铃薯栽培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马铃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土壤选择:选择平坦、土层深厚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冬前深耕25~30cm疏松土壤,并施加肥料;b、种薯处理:播种前15天挑选种薯并在阳光下晒7天,并进行切块,然后在潮湿环境下催芽;c、播种:立春前后10天,将催芽后的种薯块在地下14~18cm的深度,并采用单垄双行进行种植,并覆盖地膜;所述单垄双行种植的垄间大行距为70~75cm,双行的间距为15cm,同行的株距为20~25cm;d、搭建拱棚:在播种后5天内搭建拱棚,该拱棚高度为1.5~1.8m,并控制拱棚内白天温度在30℃以上,晚上在18℃;e、田间管理:在幼苗期和发棵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湿见干。
作为优选,步骤b种薯处理所述种薯催芽为:将细砂平铺在木板箱底板上并洒水,然后在细砂层上再平铺一层1~3cm的谷壳粉,接着将切块后的种薯放置在谷壳粉上,同时在种薯铺上一层干燥谷壳粉,最后再铺上一层潮湿的谷壳粉,待种薯芽长到1cm即可。通过上述方式切块后的种薯发芽更迅速,长势更好,更利于后续栽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法种植马铃薯经过科学管理,效率更高,可以达到5000公斤以上的亩产量,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高效马铃薯栽培方法,首先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相对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并在冬前深耕30cm疏松土壤,并施加有机肥1800公斤/亩、硫酸钾复合肥120公斤/亩,硫酸锌1公斤/亩,以及少量的硼砂。播种前15天将挑选好的种薯在阳光下晒7天,并切块,切刀必须用75%的酒精消毒;将细砂平铺在木板箱底板上并洒水,然后在细砂层上再平铺一层1~3cm的谷壳粉,接着将切块后的种薯放置在谷壳粉上,同时在种薯铺上一层干燥谷壳粉,最后再铺上一层潮湿的谷壳粉,待种薯芽长到1cm即可播种。在立春作用时候进行单龙双行播种种植,所述单垄双行种植的垄间大行距为70~75cm,双行的间距为15cm,同行的株距为20~25cm。待播种后5天内搭建拱棚高度为1.8米的拱棚并控制 拱棚内白天温度在30℃以上,晚上在18℃以上。并在幼苗期和发棵期,及时浇水和病虫害防治,最终收获马铃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