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11540.X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宗国良;姜劲松;方华;浦晓东;唐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G01N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炉定氮 取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控气氛炉领域,特别是可控气氛渗氮炉内取样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式氮化炉多采用在炉盖上设置定氮取样管来分析炉内氮势,将试样固定在拉杆上通过定氮取样管插入炉内,分析时将试样提出。为保证炉内压力,取样管多采用卡箍夹紧法兰,中间加橡胶垫片密封。由于橡胶垫片始终与炉内气氛接触,且处于炉内高温状态,在使用中容易氧化导致密封失效;当开启取样管时,橡胶垫片容易收缩变形掉入炉内。受上述因素影响,取样管密封圈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频繁更换,且容易导致炉子漏气,增加了工人操作强度,不利于设备长期平稳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将密封圈与炉内气氛隔绝开,增加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杜绝密封圈掉入炉内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包括由螺纹管、拉杆、拉杆承重板、密封圈、冷却腔与连接管,所述螺纹管包括内螺纹管与外螺纹管,内螺纹管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外螺纹管上;所述拉杆承重板固定在外螺纹管的顶端;所述密封圈套装在外螺纹管末端;所述冷却腔固定于密封圈下方,冷却腔内层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拉杆穿过拉杆承重板并固定在外螺纹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为水冷却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为顶部有环形的拉杆。
本发明为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密封圈与炉内气氛不直接接触,避开 炉管内的高温影响,密封圈寿命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密封圈套在螺纹管外部,杜绝了开启取样管时密封圈掉入炉内的可能性,降低了炉子备件损耗,减少了工人操作强度,且制作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生产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包括由内螺纹管1、拉杆2、拉杆承重板3、外螺纹管4、密封圈5、冷却腔6与连接管7。所述螺纹管包括内螺纹管1与外螺纹管4,内螺纹管1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外螺纹管4上;所述拉杆承重板3固定在外螺纹管4的顶端;所述密封圈5套装在外螺纹管4末端;所述冷却腔6固定于密封圈5下方,冷却腔6内层固定有连接管7;所述拉杆2穿过拉杆承重板3并固定在外螺纹管4内;所述冷却腔6为水冷却腔;所述密封圈5为橡胶密封圈;所述拉杆2为顶部有环形的拉杆。
本发明一种氮化炉定氮取样管结构,密封圈与炉内气氛不直接接触,避开炉管内的高温影响,密封圈寿命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密封圈套在外螺纹管外部,杜绝了开启取样管时密封圈掉入炉内的可能性,降低了炉子备件损耗,减少了工人操作强度,且制作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生产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骨全息针具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护理式轮椅的杠杆式自动翻身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