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1895.9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彭辅元;徐煜;段虹;向军;张莲聪;李淑华;高进明;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30 | 分类号: | C10J3/30;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气化 炉煤锁间 互相 充泄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流化床加压气化和碎煤或型煤移动床/固定床加压气化的加煤都是通过煤锁来实现的。煤锁位于气化炉本体的上部,煤锁顶部和底部均装有阀门,通常称为煤锁上阀和下阀。气化原料煤通过煤锁加入到气化炉内。加煤过程中煤锁要经历泄压、充压这2个交替过程:当煤锁内的煤用完时,煤锁下阀关闭,煤锁泄压阀打开,将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这时上阀打开,贮煤仓内的煤通过煤锁上阀进入煤锁内,当煤锁加满后,关闭煤锁上阀。煤锁充压阀打开,用来自煤气冷却工段或气化炉出口总管的粗煤气充压到和气化炉内压力相同的压力,充压完毕,煤锁下阀开启,煤锁内的煤落入气化炉内,当煤锁空后,煤锁下阀关闭,煤锁泄压,煤锁中的煤气全部排出;煤锁上阀开启,新循环开始。目前大部份企业都是把煤锁气通过压缩机加压后,送入粗煤气系统,对煤锁气进行回收,但是消耗了大量的压缩功,而且由于煤锁气量波动大,洗涤不干净,煤锁气中带尘,导致压缩机气阀、活塞环等部件经常损坏。专利CN101781580A公开了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分级充泄压方法,该方法配备了多级洗涤分离缓冲器和与之对应的多台压缩机,充压余气经多级压缩后并入煤气总管,不可避免的还是要消耗压缩功,且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修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能够避免采用粗煤气作为煤锁充压气对整个煤气化生产系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有效节能、降低设备投资以及维护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煤锁上设有充泄压管道、终充压管道、气封管道、放空管道,各管道上相应地设有充泄压控制阀、终充压控制阀、气封控制阀和放空控制阀,通过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煤锁间的互相充压、泄压,所述煤锁间充泄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时,关闭该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放空控制阀和终充压控制阀,开启该煤锁的气封控制阀,通过惰性气封气体封住所述气化炉内的煤气,防止煤气上串至所述煤锁;
b、当步骤a中煤锁完成向气化炉加煤空料后,关闭该空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泄放至待充压煤锁,当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充压煤锁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余气经除尘后放空,至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
c、将步骤b中所述空料煤锁上阀打开,向空料煤锁中加煤,当该空料煤锁加满煤满料后,关闭该满料煤锁上阀,开启该满料煤锁充泄压控制阀,开启待泄压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当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泄压煤锁的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满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终充压控制阀,充入惰性终充压气体,将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充至与所述气化炉内压力平衡;
d、关闭所述步骤c中满料煤锁的终充压控制阀,充压完毕,开启该满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该满料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新循环开始。
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惰性气封气体和所述步骤c中惰性终充压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根据后续工序产品决定加入的气体种类,当后续工序产品为合成氨时,可以加入氮气;当后续工序产品为甲醇、合成甲烷或燃料气等其它产品时可加入二氧化碳气体,这样使得煤锁内的气体即煤锁气95%以上均为惰性气体。终充压气体和气封气体来源于公用工程系统的压缩机,如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采用生产系统中净化工序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如采用氮气可采用空分系统中的氮气,也可以采用其他途径获得的惰性气体。
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气封气体的压力比所述气化炉内的压力高0.2-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光芯片直封补偿的高显色LED光源
- 下一篇:回转喷淋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