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苹果的施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2781.6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燕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10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苹果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苹果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果树品种之一。从苹果的生产特点看,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结果周期长、品种繁多、耐贮运。如果采用较先进的贮藏方法可周年供应市场。另外苹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糖分、淀粉、抗坏血酸、脂肪、蛋白质、果胶、胡萝卜素、尼克酸、钙、镁、锌等营养成分。苹果对环境的要求苹果是落叶果树中较耐寒的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最适宜的栽培温度为年平均9~14℃,最寒冷的月份平均温度-10~10℃之间,在4~10月份生长期间要求平均温度10~20℃范围内为宜,平均温度6~17℃之间可栽培。因此,我国许多地区的温度条件完全能够满足苹果树的生长发育。通常认为,年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间为苹果栽种的适宜区域,而我国西部的苹果产区大部分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气候干燥、栽培苹果必须依靠灌溉。苹果树是喜光果树,日照的长短、强弱对苹果果实的着色及品质都有直接的影响。一般年日照在2200~2700小时之间有利于苹果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的发育。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果实中的糖份积累、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和苹果果实的着色。
不同树龄的苹果树其需肥规律不同。苹果幼树以长树—扩大树冠、搭好骨架为主,以后逐步过渡到以结果为主。由于各时期的要求不同,因此苹果对养分的需求也各有不同。苹果幼树需要的主要养分是氮和磷,特别是磷素其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根系结构是苹果树冠结构良好、健壮声长的前提。成年果树对营养的需求主要是氮和钾,特别是由于果实的采收带走了大量的氮素和钾素等许多营养元素,若不能及时补充则将严重影响苹果来年的生长及产量。苹果幼树初果时以中长枝结果为主,步入盛果期则转入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在果树的生长中,随树龄的增加结果的部位不断更替,其对养分的需求数量和比例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
现有的苹果施肥方法没有依据苹果的不同生产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来制定,不符合苹果的科学生长规律,导致苹果产量低、营养不丰富,口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科学的苹果施肥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苹果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施肥量
按产量确定施肥量,高产稳产园每生产100千克苹果,约需施入纯氮1.13-1.3千克、五氧化二磷 0.49-0.56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2)施基肥
基肥在秋季施入,中熟品种采收后马上进行,晚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前施入;这时地温较高,肥料容易分解, 根系正处于活跃生长时期;肥料施入后,很快就会被根系吸收,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幼树果园,每公顷施有机肥25-35吨、过磷酸钙760-800千克;结果大树按每产出1千克果实,施1.2-1.8千克有机肥的标准确定;
(3)幼树根部追肥
在生长前期进行,及在萌芽前后和春梢旺盛生长期施入;如果施肥过晚,会引起新梢停长晚、枝条发育不充实。
(4)根外追肥
把肥料直接喷布在树体上,每年进行4-6次,根外追肥单独进行,或结合喷药进行。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步骤(4)中的喷药进一步为:
花期喷 0.3-0.5%尿素加0.2-0.4%硼砂溶液可提高座果率;在5月底到6月初第一个营养转换期,喷布0.4-0.6%尿素溶液可减少落果、促进新梢生长; 8月份,喷2-3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果实采收后,喷0.6-1.2%尿素溶液可延迟叶片衰老。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2)中,基肥采用环状沟和条状沟施入,沟深60-70厘米。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1)进一步为:
(1)确定施肥量
按产量确定施肥量,高产稳产园每生产100千克苹果,约需施入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 0.52千克、氯化钾1.3千克。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2)进一步为:
(2)施基肥
基肥在秋季施入,中熟品种采收后马上进行,晚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前施入;幼树果园,每公顷施有机肥30吨、过磷酸钙780千克;结果大树按每产出1千克果实,施1.5千克有机肥的标准确定。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步骤(4)中的喷药进一步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燕,未经吴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2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