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氟肟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2935.1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王宇;黄明智;毛春晖;刘伟;杨彬;刘国文;赵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23/47 | 分类号: | C07C323/47;C07C319/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氟肟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氟肟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氟肟醚是湖南化工研究院自主设计并合成的新型广谱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和同翅目昆虫,对人、畜毒性低,对作物安全。其类似化合物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99115557.2,ZL 200310110647.1),其结构式为:
专利公开的硫氟肟醚制备方法是:
①在金属钠或氢氧化钠存在下,以乙腈或甲苯作溶剂,四丁基碘化胺作催化剂,由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与2-甲基-3-苯基氯苄反应制得,反应收率44~47%(ZL99115557.2)。反应式为:
②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以甲苯作溶剂,由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与2-甲基-3-苯基氯苄的季胺盐反应制得,反应收率54%(ZL 200310110647.1)。中试做到了产品纯度≥95%,单步收率为68.4%,反应总收率达60.0%。反应式为:
在上述方法中,方法①工艺路线相对较短,但收率太低,原材料消耗及合成成本偏高,难以实现工业化。方法②虽然产品含量及收率较高,但工艺路线相对较长,操作复杂。2-甲基-3-苯基氯苄需与三乙胺反应生成相应的季胺盐,再与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反应制得硫氟肟醚。由于三乙胺用量较大,必须回收并循环套用,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而当反应完毕,油层经酸洗后,三乙胺会以盐酸盐的形式留存于废水中,需经碱化、分层、粗馏、精馏等多项工序才能有效地回收这部分三乙胺,耗时、耗能,三废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和2-甲基-3-苯基氯苄的甲苯溶液,在相转移催化剂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共同催化下,滴加质量百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制得硫氟肟醚的方法。其化学反应式为: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是指四丁基碘化胺或四丁基溴化胺、四乙基溴化胺。
所述物料的投料比是: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2-甲基-3-苯基氯苄=1.0mol∶1.05~1.35mol;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溶剂甲苯=1.0mol∶1600ml;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相转移催化剂=1.0mol∶0.01~0.03mol;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4-二甲氨基吡啶=1.0mol∶0.01~0.03mol;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质量百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mol∶2.0~3.0mol。反应温度90℃~110℃,反应3~4小时。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是:将1-(4-氯-3-氟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2-甲基-3-苯基氯苄与甲苯混合,加入一种相转移催化剂和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混合催化剂,于10~20℃下滴加质量百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毕,加热升温,控制温度在90℃~110℃,反应3~4小时。反应完毕,冷却,分层,油层经酸洗、水洗至中性,控温50℃~90℃减压脱除溶剂,得油状粗品,经重结晶后即可得硫氟肟醚产品。收率在70%左右,含量在96%左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混合催化剂的运用,减少了反应步骤,大大提高了反应转化率,合成路线较短,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操作简单,具有操作安全,三废量少,节能降耗的特点,产品收率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解决了成本高、收率低、难以工业化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化工研究院,未经湖南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2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自行车遮罩
- 下一篇:一种能够提高高炉产量的优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