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3706.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杨庆新;李劲松;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磁 耦合 谐振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1.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电源(1)通过限压保护(2)及选频网络(3)后加载到升压线圈(4)上,反馈调节(5)控制反馈量的大小并通过放大环节(6)输入到选频网络(3),源线圈S(7)从升压线圈(4)上获得能量后,通过磁场作用依次经过谐振线圈A1(8)、谐振线圈A2(9)、负载线圈D(10)后,向负载(11)提供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升压线圈(4)通过具有一定横截面积的低损耗利兹线按照选定的匝数绕制而成,包括初级低压侧与次级高压侧两部分;初级低压侧采用匝数较少且横截面及较大的利兹线绕制,而次级高压侧采用匝数较多且横截面及较小的利兹线绕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谐振线圈A1(8)由低损耗紫铜管绕制成螺旋结构并与源线圈S(7)同轴向放置,螺旋结构的匝数、半径根据具体的工作频率确定,螺旋结构中匝间距保留3-5cm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谐振线圈A2(9)由低损耗紫铜管绕制成螺旋结构并与谐振线圈A1(8)同轴向对称放置,螺旋结构中匝间距保留3-5cm间距,表面经过镀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负载线圈D(10)由镀银低损耗多匝并绕特氟龙线绕制而成,每匝之间保持相互绝缘并与谐振线圈A2(9)同轴同心放置,输出两端连接有负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37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刹车式单相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偿绕组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