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3827.6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冉宇晖;王光移;潘月红;丁贤根;胡建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丽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换 设备 拓扑 发现 方法 | ||
1.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root设备发送广播报文;
步骤二、root设备在内部建立一张全局拓扑结构表;
步骤三、交换设备接收到root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后,交换设备将向其它激活端口转发该广播报文,同时执行下述步骤:
(1)向接收广播报文的端口发送反馈报文,该反馈报文包含本设备的设备号和来源端口,同时将来源端口记录到本机设备信息表的本机端口中;
(2)root设备接收到反馈报文时,判断该反馈报文如果是从接收广播报文的端口接收,则丢弃该反馈报文;否则记录接收该反馈报文的接收端口及反馈报文内容到本机设备管理表中;
(3)向root设备发送本机记录的下联设备信息的拓扑报文;
步骤四、root设备收到反馈报文以及拓扑报文后,将交换设备的信息记录到全局拓扑结构表中;
步骤五、root设备根据收到的反馈报文以及拓扑报文维护更新全局拓扑结构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中所有报文的发送、接收和处理均基于二层协议实现,除广播报文外,其它报文均为定点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中所有网络设备均使用唯一关键编号作为设备的单一识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中设备信息结构体包含以下内容:设备编号,下联设备个数,父端端口,本机端口,下联设备指针,同级设备指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root设备不限定为核心交换机或网关设备或集中管理服务器,步骤二中的全局拓扑结构表中所维护的是树型链表,步骤三中的交换设备不关心其上联设备的接口情况,而下联设备是指与当前设备直接相连的距离root设备更远的交换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1)中所使用的二层数据包为避免错误识别,在数据包内添加关键字,且接收的交换设备在协议栈对该类型数据包做重定向到CPU处理,以保证不会被接收交换机错误转发至其它交换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设备的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1)中的反馈报文,其中只包括本机设备编号和接收广播报文的端口,步骤三(2)中记录下联设备信息的步骤如下:
(B1)将本机设备编号记录到本机设备信息结构体设备编号中;
(B2)将接收到广播报文的端口记录到本机设备信息结构体本机端口中;
(B3)接收到第一个反馈报文时创建下联设备结构体;
(B4)将反馈报文中的设备编号写入下联设备信息结构体的设备编号中;
(B5)将接收到该反馈报文的端口记录到下联设备信息结构体的父端端口中;
(B6)将接收到的反馈报文中用于接收广播报文的端口记录到下联设备结构体的本机端口中;
(B7)将本机设备信息结构体的下联设备指针指向第一个设备信息结构体;
(B8)更新下联设备个数内容;
(B9)下联设备结构体的下联设备指针为空;
(B10)下联设备结构体的同级设备指针为空;
(B11)接收到下一个反馈报文时创建下联设备结构体;
(B12)将反馈报文中的设备编号写入下联设备信息结构体的设备编号中;
(B13)将接收到该反馈报文的端口记录到下联设备信息结构体的父端端口中;
(B14)将接收到的反馈报文中用于接收广播报文的端口记录到下联设备结构体的本机端口中;
(B15)将上一个下联设备结构体的同级设备指针指向本下联设备信息结构体;
(B16)本下联设备结构体的下联设备指针为空;
(B17)本下联设备结构体的同级设备指针为空;
(B18)更新本机下联设备个数内容;
(B19)循环(B11)—(B18)依次处理收到的所有下联设备的反馈报文;
(B20)本机结构体中的同级设备指针为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丽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丽网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38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真空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梯防摔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