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云纹干涉及制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3986.6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戴福隆;谢惠民;戴相录;王怀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云纹干 涉及 系统 | ||
1.一种多功能云纹干涉及制栅系统,包括:激光器(1)、分光耦合器(2)、干涉光路系统(3)、图像采集系统(4)、加载及六维调节装置(5)和带有观察窗的高温炉(3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涉光路系统(3)中含有制作24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制作24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其中,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依次通过分光耦合器(2)中的开关控制器(6)、第一光纤耦合器(7)后,经第一光纤分光器(9)分光,分两束分别进入干涉光路系统(3),一束依次经过u场第一反射镜(11)、u场第一准直透镜(13)、u场第一楔形反射镜(15)后入射到常温试件(28)表面,另一束依次经过u场第二反射镜(12)、u场第二准直透镜(14)、u场第二楔形反射镜(16)后入射到常温试件(28)表面;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依次通过分光耦合器(2)中的开关控制器(6)、第二光纤耦合器(8)后,经第二光纤分光器(10)分光,分两束分别进入干涉光路系统(3),一束依次经过v场第一反射镜(19)、v场第一准直透镜(21)、v场第一楔形反射镜(23)后入射到常温试件(28)表面,另一束依次经过v场第二反射镜(20)、v场第二准直透镜(22)、v场第二楔形反射镜(24)后入射到常温试件(28)表面;
所述制作12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依次通过分光耦合器(2)中的开关控制器(6)、第一光纤耦合器(7)后,经第一光纤分光器(9)分光,分两束分别进入干涉光路系统(3),一束依次经过u场第一反射镜(11)、u场第一准直透镜(13)、u场高温第一楔形反射镜(30)后入射到高温试件(35)表面,另一束依次经过u场第二反射镜(12)、u场第二准直透镜(14)、u场高温第二楔形反射镜(31)后入射到高温试件(35)表面,其中测量高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要通过带有观察窗的高温炉(36);
所述制作12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依次通过分光耦合器(2)中的开关控制器(6)、第二光纤耦合器(8)后,经第二光纤分光器(10)分光,分两束分别进入干涉光路系统(3),一束依次经过v场第一反射镜(19)、v场第一准直透镜(21)、v场高温第一楔形反射镜(32)后入射到高温试件(35)表面,另一束依次经过v场第二反射镜(20)、v场第二准直透镜(22)、v场高温第二楔形反射镜(33)后入射到高温试件(35)表面,其中测量高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要通过带有观察窗的高温炉(36);
所述制作24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制作24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常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在常温试件(28)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图像,经常温场镜(27)被图像采集系统(4)采集。制作1200line/mm的u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u场位移的光路、制作1200line/mm的v场光栅和测量高温条件下的v场位移的光路在高温试件(35)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图像,经高温场镜(29)被图像采集系统(4)采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云纹干涉及制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耦合器(2)中的开关控制器(6)、第一光纤耦合器(7)、第二光纤耦合器(8)被封装在暗盒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云纹干涉及制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涉光路系统(3)中的u场第一反射镜(11)、u场第二反射镜(12)、u场第一准直透镜(13)、u场第二准直透镜(14)、u场第一楔形反射镜(15)、u场第二楔形反射镜(16)、u场第一调整座(17)、u场第二调整座(18)、u场高温第一楔形反射镜(30)、u场高温第二楔形反射镜(31)布置在yz平面内,v场第一反射镜(19)、v场第二反射镜(20)、v场第一准直透镜(21)、v场第二准直透镜(22)、v场第一楔形反射镜(23)后、v场第二楔形反射镜(24)、v场第一调整座(25)、v场第二调整座(26)、v场高温第一楔形反射镜(32)后、v场高温第二楔形反射镜(33)布置在xy平面内,常温场镜(27)、高温场镜(29)布置在xz平面内,上述部件被封装在暗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39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