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润滑耐磨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448.9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陈飞龙;张晓明;刘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兵;陈飞龙;张晓明;刘湘洪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耐磨 冷却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液,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性能良好、润滑效果明显、化学性质稳定的水润滑耐磨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装备在工业、军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防止装备、设备部件和工具过热和过度磨损,都要使用润滑油,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其主要起到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机器设备对润滑油的要求愈来愈高,单从炼制工艺提高润滑油的质量已不能满足高速度、高负荷、大功率等苛刻条件的要求,人们开始了对新型多功能润滑油中添加剂成分进行开发和研制,开发出一系列新型产品,润滑效果较好,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来源有限、耐高温性能不好、散热效果不佳、化学性质不稳定、成本高等多种问题,特别是在高温设备中使用,容易发生烧结,产生异味,环境污染严重,对健康有害,而且容易燃烧,安全性不高。
21世纪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严重是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水基金属加工液因具有优良的冷却性、清洗性、防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切削、研磨、压延、冲压、拉拔和攻丝等金属加工领域。然而,与油基润滑剂相比,由于其含油少或不含油,现有的水剂润滑剂存在润滑性和抗腐蚀性差的问题,影响了加工效果,也限制了水基金属加工液的应用。
近几年来纳米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是继芯片制造业后又一大飞速发展着的高科技,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它汇集了各种科学技术,如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等等,这一科学技术已被称之为世纪之交的一项高新科技。采用纳米材料及纳米助剂生产水性纳米改性柏利耐磨、降温、润滑液,为未来的机械设备耐磨、降温、润滑开辟了新的天地。
纳米(nm)是继厘米、微米之后的,目前最小的一种计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也就是说十亿分之一米。纳米结构则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它是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因此,纳米技术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我国已将纳米技术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已成功运用到航空、润滑、服装、水彩、橡塑、医学、半导体化工等各个领域。由于纳米粒子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效应等特殊效应,因此,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机械设备防腐、降温、润滑中,可使机械设备的机械性能、防腐性能、耐磨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或显示新的功能,并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腐防渗性、光洁度、强度韧性、抗老化性、机械设备的表面硬度及自洁能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润滑耐磨冷却液,该新产品具有成本低、环保、防锈、耐磨损、耐高温、耐酸碱、导热性能良好、润滑效果明显、化学性质稳定等多种性能,且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润滑耐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润滑耐磨冷却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百分比组分组成:
纳米润滑材料 0.2~1.5
水性防锈液 8.5~19.5
石墨 1.8~2.3
水 余量;
纳米润滑材料:纳米碳管、n-Cu、n-Ph、n-Ni、n-MoS2、n-W S2、n-PbS、n-Sb2O5、n-ZeO、n-TiO2、n-SiO2、纳米硼、DNP、纳米石墨。它们的加入,对改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减少磨损、降低温度十分有益。
将纳米润滑材料以适当方式分散在润滑水中,这样每升水中就含有数亿个纳米微粒,在摩擦过程中吸附在摩擦副表面,通过“微轴承”作用、形成一个光滑保护层、填充表面的微坑和损伤部位,来实现增加润滑,减少摩擦、减少磨损。纳米润滑材料应用于润滑水产品中有两种途径:一种方法是把纳米润滑材料直接添加在润滑水中;另一种方法就是把纳米润滑材料作为一种后添加剂配制到防锈液中,改善润滑物的性能。 润滑水中加入某些几乎不溶于水的粉状金属纳米润滑材料时,纳米润滑材料的渗透性也显著提高;将该润滑水用于气体压缩机使用中,提高气体压缩机的自修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兵;陈飞龙;张晓明;刘湘洪,未经孙兵;陈飞龙;张晓明;刘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