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物型三价铬镀黑铬镀液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6070.6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6 | 分类号: | C25D3/06;C25D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物 型三价铬镀黑铬镀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价铬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三价铬电镀是最近几年开发进入工业应用的镀种之一,但目前的三价铬镀黑铬工艺仍然还不成熟,电镀出来的黑色三价铬镀层走位差、且高电流密度区和低电流密度区的颜色不均匀,镀层的耐腐蚀性较差,在空气中容易发黄,出现霉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物型三价铬镀黑铬镀液,获得的三价铬镀层外观为均匀的亮黑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变色,也不出现霉点。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物型三价铬镀黑铬镀液,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氯化铬 30~70g/L;
导电盐 150~320g/L;
络合剂 20~70g/L;
增黑剂 2~10g/L;
表面活性剂 0.2~1g/L;
其中,所述导电盐为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络合剂为草酸铵、苹果酸、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增黑剂为氯化铁、硫氰酸钾、硫氰酸铵、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春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二辛基琥珀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络合剂为草酸铵和甲酸;所述增黑剂为硫氰酸铵和氯化铁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得到0.2~0.5微米厚的三价黑铬镀层,镀层外观为均匀亮黑色,高电流密度区和低电流密度区颜色基本一致;且在梅雨季节空气中长期放置没有发黄变色,也未见霉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氯化物型三价铬镀黑铬镀液,在电镀槽中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并加热至70~90℃,然后加入50g/L的氯化钾、120g/L的氯化钠和90g/L的氯化铵,搅拌完全溶解。然后加入40g/L左右的氯化铬,搅拌完全溶解,接着开启过滤机进行过滤,并大电流和小电流交替电解1h以上除杂。接着加入氯化铁使镀液中的铁离子含量在250~500ppm之间,继续加入40g/L的草酸铵、10g/L的苹果酸和6ml/L的甲酸,搅拌完全溶解,最后加入1~10g/L的硫氰酸铵。
赫尔槽试验,试验条件为8A,2min。随着铁离子浓度从250ppm提高到500ppm,镀层走位能力逐渐提高能达8.2cm,且颜色有一定增黑,继续提升浓度,镀层上镀速度下降明显,最优含量为350~400ppm;硫氰酸铵的含量最佳为2.5g/L,此时镀层为均匀黑色,且颜色为暗亮色,随着浓度继续提升,颜色会逐渐变黄,当超过10g/L会出现不均匀的发黄、发花。本发明中导电盐主要提高电导率,因此在允许的情况下,浓度越高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前部构造
- 下一篇:用于PCR设备的反应容器以及执行PCR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