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料给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6171.3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栋;徐春慧;吴旭;邱欣;谢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供料设备。
背景技术
粉料给料器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实现粉料的精确给料功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手工给料和自动给料两种方式,手工给料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时耗大、操作粗糙、粉料量精确度低等缺陷;而目前的自动给料设备使用的粉料倒料给料方式存在容易堵塞下料管、自动给料设备使用的倾斜粉料传送方式流动性差、自动给料设备依靠重力进行粉料的给料易发生大量剩余粉料堆积现象。
因此,目前的粉料给料设备存在较多缺陷,不利于粉料给料的顺利实现,需要对现有给料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料给料器,以提高给料工作效率和提高给料精度,并保证在粉料给料过程中粉料移动顺畅,避免粉料堆积和设备堵塞。
本发明粉料给料器,包括储料槽、设置在储料槽上的粉料流量调节阀和设置在储料槽下方用于振动储料槽的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以其轴向和储料槽中粉料的水平前进方向成锐角相交结构倾斜布置。
进一步,所述直线振动器的轴向和储料槽中粉料的水平前进方向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所述直线振动器的轴向和储料槽中粉料的水平前进方向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粉料流量调节阀为设置在储料槽顶部的插板阀,所述插板阀包括固定在储料槽上的阀座和以可上下调节的方式设置在阀座上的插板;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的顶部为可拆卸的槽盖式结构,且所述储料槽的顶部上设置有加料口和加料口盖;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的出料端的横截面为V型,所述储料槽的出料口设置在V型角部的储料槽底部;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为圆形,所述V型角部的内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出料口同轴、且圆弧面的直径同出料口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出料口上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出料口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下料管为管径从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增加的锥形管;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下方设置有储料槽支撑板,所述储料槽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轴线与粉料水平前进方向平行的减震弹簧,所述储料槽的底部设置有两端分别顶在减震弹簧上的传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粉料给料器设置有粉料流量调节阀,从而可调节粉料的流量,可保证下料量的精度、下料量的稳定性和防止料流量过大造成堵塞。
2、本发明粉料给料器,其可通过直线振动器振动储料槽,直线振动器的倾斜设置方式可使粉料做抛物线运动,并呈波浪式前进,消除粉料粘结成团,使粉料流密度均匀密实,降低粉料摩擦力,可保证粉料运行平稳,流量稳定,运动顺畅,从而避免料流量波动大等造成的储料槽堵塞;并且通过调整直线振动器振幅,可改变粉料跳动的步长,从而调节给料速度,并可使粉料按指定轨迹到达出料口。
3、本发明粉料给料器,其储料槽的出料端成V形收口状,出料口设置在V形角部,该特殊结构的设计可防止过多粉料堆积在储料槽的出料端,避免堵塞出料口。
4、本发明粉料给料器,其下料管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可保证粉料在重力作用下降过程中减小粉料在下料管中的摩擦力,保证粉料的快速、顺利降落,并防止粉料降落过程中堵塞下料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粉料给料器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粉料给料器,包括储料槽1、设置在储料槽1上的粉料流量调节阀2和设置在储料槽1下方用于振动储料槽的直线振动器3,所述直线振动器3以其轴向和储料槽中粉料的水平前进方向成锐角相交结构倾斜布置。
本实施例粉料给料器,在直线振动器3的振动作用下,粉料在储料槽1中做抛物线运动,并成波浪式前进,能消除粉料粘结成团,使粉料流密度均匀密实,降低粉料摩擦力,可保证粉料运行平稳,流量稳定,运动顺畅,从而避免料流量波动大等造成的储料槽堵塞;并且通过调整直线振动器振幅,可改变粉料跳动的步长,从而调节给料速度,并可使粉料按指定轨迹到达出料口。同时通过粉料流量调节阀2,从而可调节粉料的流量,可保证下料量的精度、下料量的稳定性和防止料流量过大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软木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环形超硬磨料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