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6662.8 | 申请日: | 201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延波 |
主分类号: | E04C2/26 | 分类号: | E04C2/26;B32B13/14;B32B15/14;B32B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板材,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金属层和水泥层结合在一起的建筑用板材,属于建筑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层和水泥层结合在一起的办法是通过螺丝相互进行固定,结构的缺点是其稳定性和强度都存在不足,因此难以作为高端建筑板材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能够很好地将金属层和水泥层固定结合起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金属层和水泥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纤维层,所述纤维层覆盖在所述金属层上,所述水泥板上涂覆有黏着剂,所述黏着剂渗透进所述纤维层,使得所述水泥板附着在金属板上。
前述的一种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着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体。
前述的一种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无纺布。
前述的一种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铁或铜。
前述的一种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8cm。
前述的一种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5-15c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板材,能够很好地将金属层和水泥层固定结合起来,其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优良,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金属层,2、纤维层,3、水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金属层1和水泥层3,还包括一纤维层2,纤维层2覆盖在金属层1上,水泥板上涂覆有黏着剂,黏着剂渗透进纤维层2,使得水泥板附着在金属板1上。
实际制作时,先将金属层1置于平坦处,再在其上设置纤维层2,然后将涂覆有黏着剂的水泥板3覆盖其上,凝固后即可成型。工业化生产的话可以考虑模具。这样,金属层1通过该纤维层2可与该水泥层3紧密地接合。黏着剂能够使该金属层1及水泥层3间可稳固地接合。
本发明并不限制黏着剂、金属层、纤维层具体材料,但作为改进,黏着剂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苯乙烯-丙烯酸聚合体,纤维层的材料可以为合成纤维或无纺布,金属层1的材料为铁或铜。作为进一步优选,金属层1的厚度为1-8cm,水泥层3的厚度为5-15cm,在这范围内的产品足以达到使用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板材,能够很好地将金属层和水泥层固定结合起来,其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优良,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延波,未经赵延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