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扣式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7144.8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亮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扣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3G通讯技术不断地发展以及电子通讯产品逐渐地普及,耳机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例如聆所音乐、使用手机或者使用网络通讯等;现有市场的耳机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耳机可以分为:入耳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以及耳挂式耳机等。
在使用现有的入耳式耳机或者耳塞式耳机过程中,当耳机临时不用时,使用者需要将耳机的插头拔出并将耳机线卷绕好放入包内,在再次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者又需要将耳机线插入至相应的音频输出孔内并展开耳机线,上述重复性地动作会显得很麻烦;另外,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对耳机线进行卷绕时,左右两边的耳机线很容易绕乱,进而给再次使用造成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性扣式耳机,该磁性扣式耳机在临时不使用的情况下可方便地配戴于使用者的颈脖部位,使用方便;绕线时耳机线也不会出现卷绕凌乱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磁性扣式耳机,包括有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二耳机主体包括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末端部装设 有第一磁体,第二壳体的末端部装设有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一磁吸面,第二磁体的末端部设置有与第一磁吸面正对的第二磁吸面,第一磁吸面和第二磁吸面异性相吸;第一壳体的末端面与第二壳体的末端面之间设置有相扣结构,相扣结构包括有同心设置的凸形件和凹形槽,凸形件成型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一壳体的末端面,凹形槽成型于另一壳体的末端面,当第一壳体的末端面与第二壳体的末端面拼合时,凸形件嵌装于凹形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成型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成型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磁体装设于第一容置腔的末端部,所述第二磁体装设于第二容置腔的末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磁体为铁氧体永磁体、钕铁硼稀土永磁体、铝镍钴稀土永磁体、橡胶磁体或者充电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为铁氧体永磁体、钕铁硼稀土永磁体、铝镍钴稀土永磁体、橡胶磁体或者充电磁体。
其中,所述凸形件呈半球体状,所述凹形槽呈半球槽状。
其中,所述凸形件呈棱锥体状,所述凹形槽呈棱锥槽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为塑胶壳体、金属壳体、木质壳体或者橡胶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性扣式耳机,其包括有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的第一壳体的末端部装设有第一磁体,第二耳机主体的第二壳体的末端部装设有第二磁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吸;第一壳体的末端面与第二壳体的末端面之间设置有相扣结构,相扣结构包括有同心设置的凸形件和凹形槽;在临时不使用或者卷绕耳机线的情 况下,将第一壳体的末端面与第二壳体的末端面拼合,在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磁力作用下,凸形件嵌装于凹形槽内并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同心对齐,且第一壳体的末端面与第二壳体的末端面紧紧地抵靠于一起,即使用者可将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吸扣于一起并戴在颈脖部位,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卷绕时耳机线也不会凌乱。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不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第一耳机主体 11——第一壳体 111——第一容置腔
2——第二耳机主体 21——第二壳体 211——第二容置腔
3——第一磁体 31——第一磁吸面 4——第二磁体
41——第二磁吸面 5——凸形件 6——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亮,未经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叶轮拆装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麻将机的洗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