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大葱干尖症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7671.9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安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华芳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大葱 干尖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大葱干尖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葱干尖已成为大葱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常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直接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造成大葱干尖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十分重要。大葱干尖分生理性干尖和病理性干尖两种,而后者中的“白干”和“青干”时常让葱农分辨不清,难以对症下药,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传统栽培大葱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通常是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平畦育苗,待5~6月份葱苗长至30~40cm时移栽,移栽前将栽植地按80~90cm开沟,修整沟壁,将葱苗按株距3~4cm均匀地排入沟内,复土灌溉,秋后视葱苗生长情况施肥、灌溉、培土,于10~11月份收获,一般亩产2000~3000kg。该方法的缺陷是:由于需要开沟堆土作业,限制了其垅距不能进一步缩小,使大葱在生长期间不能充分地利用土地空间,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少,导致大葱产量低;另外,由于需育苗移栽,除要消耗大量劳力外,尚存在需有灌溉条件的环境制约。
白干:为疫病所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遇阴天降雨发病重,也是当前造成大葱干尖的最主要原因;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扩大后为灰白色病斑,周缘不明显,叶片枯萎,发病严重时,田间一片枯白;青干:为灰霉病为害,该病在夜间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现在已逐渐成为次要病害,该病初发期叶片上有白色斑点,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mm,从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状,使葱叶卷曲枯死;干尖病症防治药剂可用霜霉早晚疫原粉、真细菌快克等,但因葱叶表面有一层蜡质,喷药后药剂黏着量高,使得药物残留量高,长期进食药剂污染的蔬菜会产生慢性农药中毒,影响人的神经功能等,严重时会引起头昏多汗、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胸闷、视力模糊、瞳孔缩小等症状;由于蔬菜是易富集硝酸盐的植物,特别是现代农业化肥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急剧上升,硝酸盐本身毒性并不大,但它在人体内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携氧能力,导致人肌体内缺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人肠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导致消化系统癌变。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安全性高,对防治大葱的干尖病症具有良好效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大葱干尖症的栽培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葱种植易出现干尖病症且施普通农药药剂后黏着药剂量高,对人体损害大的问题;施用本发明方法后达到干尖病症的有效防治,且作物农药残留量降低,作物环保、绿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大葱干尖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一、6月底至7月初, 控制垅间距60±2cm,垅高30±2cm,垅宽45±2cm,垅沟底宽8~10cm,将垅沟捣平后,在垅沟两侧各开一条小沟,小沟深宽各2cm;当年8~9月份播种,将葱种均匀的播入步骤1备好的小沟内,覆土镇压,每亩播种量500±20g;降雨后施肥,撒土保墒;在苗高15±2cm时,按苗距3~4cm定苗,缺苗处进行补苗,使亩苗数达6~6.6万株;
二、于9月葱定植时,对生长旺盛的大葱品种进行喷施水玻璃防治干尖,
三、根据大葱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若干次培土;到次年3月份,视大葱生长情况隔垅收获青葱:再给预留大葱培土2~3次,到5~6月收获预留垅的大葱。
所述水玻璃是硅酸钠水玻璃、硅酸钾水玻璃、硅酸锂水玻璃、硅酸盐季胺水玻璃或钾钠硅酸盐水玻璃中的一种。
所述水玻璃的浓度范围是2000~3500质量倍,喷施3~8次,喷施量要喷透,至滴水为止。
水玻璃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凝胶剂。水玻璃可以是硅酸钠水玻璃、硅酸钾水玻璃、硅酸锂水玻璃、硅酸盐季胺水玻璃或钾钠硅酸盐水玻璃等。本实验用的是硅酸钠水玻璃。硅酸钠水玻璃凝胶中OH-和Na+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水玻璃脱水后为脱水硅酸凝胶,常温下水玻璃溶胶中的水分蒸发,水玻璃种的硅酸阴离子聚集成膜。膜对大葱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大大降低干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华芳,未经安华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