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8629.9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4G5/00;G04R2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波校时功能的电表。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电力系统以及能耗监控系统中,为完成对各地方、单位设备的电能进行计量与监控,需要安装大量的电表;同时要通过电网系统平台或能耗监控系统平台将所有电表接入系统。再次系统中电参量的采集均与时间有关,传统系统中采用各个设备各自集成实时时钟功能,所有的设备时钟由系统进行广播校时。但是随着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通讯环境的制约,校时过程中往往存在时延、无法校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波校时功能即可自动校时的电表。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种电表,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完成整个电表系统的控制、数据分析等功能;与控制模块交互连接的通讯模块,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电波校时模块,接受无线电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并完成校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波校时模块通过电波对时接收国家授时中心以无线电长波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进行校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表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电参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力信号以供分析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表还包括与控制模块交互连接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完成按键输入、显示等操作界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表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RTC模块,用于提供实时时钟以备记录特定事件的发生时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表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电表系统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表内内置电波校时模块,使得整个电表系统具备自动校时功能,并保持与国家标准时间自动准确同步,从而解决了电力系统以及能耗监控系统中校时时延以及通讯等问题造成校时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表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表包括控制模块1、人机交互模块2、通讯模块3、电参量采集模块4、电波校时模块5、RTC模块6和电源模块7。
所述电源模块7用于为整个电表系统供电。控制模块1用于完成整个电表系统的控制、数据分析等功能,其具有相反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通讯模块3与控制模块1交互连接,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与控制模块1交互连接,用于完成按键输入、显示等操作界面的操作。所述电参量采集模块4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相连接,其用于采集电力信号以供控制模块1分析检测。所述电波校时模块5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接受无线电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并完成电表系统的校时。所述RTC模块6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实时时钟以备记录特定事件的发生时刻。
所述电波校时模块5通过电波对时直接接收国家授时中心以无线电长波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经过内置的处理器解码处理后,自动校准计时器走时,使电波钟表显示的时间与国家保持的标准时间自动保持精确同步。
电波校时模块5接收的对时信号的发射基地台的计时设备是用稀有的铯(Cesium)原子所制,10万年只有一秒的误差,所以能几乎永久都保持在标准时刻。2007年,由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在河南商丘正是建成「国家授时中心低频时码连续发播台」,使用频率为68.5KHz,开始正式对中国提供代码为BPC的中国国家标准电波计时码。
本发明通过给电表内置电波校时模块,使得整个电表系统具备自动校时功能,并保持与国家标准时间自动准确同步,从而解决了电力系统以及能耗监控系统中校时时延以及通讯等问题造成校时不准确的问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表板卡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生物蛋白包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