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光互补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8762.4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晁雷;赵艺;李晓东;张巍;刘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003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 互补 污水处理 系统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风光互补曝气技术和人工浮岛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背景:
人工浮岛技术属于生态修复技术,是以能漂浮于水面且不易分散的材质作为载体,于其表面上认为栽种各种植物适合水域生长的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的水质净化系统。浮岛中植物利用自身的根系吸收N、P营养物,然后转化或存储到植物茎叶,通过多次的植物与微生物包括嗜磷、不同氮细菌的协同降解转化水体中的N、P物质,而且浮岛植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氧通过茎和根向根区输送,使根区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不同环境,促进硝化、反硝化反应进行,利于营养物质的去除。传统的人工浮岛不能有效的实现同步脱氮除磷,且水生植物在夜间的呼吸作用将减少水中的溶解氧,影响营养物的去除效果。
近年来,人们在复氧植物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曝气复氧系统,形成人工强化复氧植物污水处理系统。
曝气复氧技术是根据河流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净化,进而恢复水体生态系统。通常待修复的水量都非常庞大,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曝气造流常常需要很大的电耗。目前我国常用的曝气充氧设备,均是以市政电网的能耗为主要驱动能源,而市政电网多是采用火力发电,每发一度电将产生1.008kg二氧化碳,5.425g二氧化硫。对于一个100kw的系统,每天工作4小时,其每年将产生147.168T二氧化碳,产生0.792T二氧化硫。另外,由于多数水资源保护地均是远离城市的,将大功率的电缆从城市拉向水资源保护地费用相当高。因此普通曝气泵会消耗大量能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进口不仅对于国家能源安全有巨大威胁,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酸雨等。
为了解决传统曝气复氧能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们采用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增大水中溶氧量。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同时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采用将风能和太阳能结合起来同时发电,组成供电系统的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兴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风光互补曝气技术,合理采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构成多种能源互补的供能系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又可以减少单一能源供电的劣势,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循环经济链。
进水系统、人工浮岛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浮岛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容器,左上部设有进水系统,进水系统包括T型布水管;容器的右端设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三个排水口,每两个排水口间距10cm,每一个排水口上均安装有排水管;
人工浮岛污水处理系统是处理污水的核心部分,包括远离进水系统一侧的风光互补曝气区和复氧植物污水处理区;于风光互补曝气区上部设有浮动码头,浮动码头上设置有风光互补曝气装置;于复氧植物污水处理区上部设有泡沫板,泡沫板中扦插有复氧植物,复氧植物为水生植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底部污水区设有纤维状填料。
所述风光互补曝气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组、曝气泵,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组分别与能量转换器导线连接,能量转换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导线连接,曝气泵与蓄电池的输出端导线连接,整个装置置于浮动码头上,所述能量转换器为将风能和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曝气泵的气体出口通过导气管路与设置于靠近排水口处的曝气管相连。
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一端伸出容器的外部作为排泥口,排泥管上设有小孔。
所述水生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荷花、千屈菜、茭白、泽泻、水生美人蕉、旱伞草、鸢尾、芦苇、水葱、菖蒲、黄菖蒲、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之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纤维球填料为纤维丝扎结而成,直径为30——50mm,呈白色球状或椭球状;填料上附着有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肉眼可见的蠕虫、昆虫的幼虫。
所述泡沫板上有直径6cm,高度为7cm的白色环状花托,水生植物置于白色环状花托内,泡沫板为聚二乙烯材质。
所述容器为长方形,装置宽度与T型布水管长度相等,T型布水管采用pvc、upvc、PE或PPR材质。
所述T型布水管布水采用穿孔管布水,孔直径2cm。
排水口和排水管内径为3cm,排水管设置成3个高度,一个高度为中上部、一个高度为中下部、一个高度为底部,排水管采用pvc、upvc、PE或PPR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矿井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及能源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