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铁塔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8844.9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乔;徐力;谢斌;何天胜;庄志伟;房向日;黄炳权;黎景辉;林方新;王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谢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压 接地 线路 铁塔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塔基础,尤其是一种用于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铁塔基础,以及该铁塔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特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建设初期,为了尽快地发挥经济效益,往往要将先建立起来的一极投入运行。直流输电线路投入双极运行后,当一极故障退出运行时,为了稳定系统和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和可用率,健全极将继续运行。此时,直流系统可处于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借助接地极线路)运行,在此运行间,接地极线路与高压直流线路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接地极线路应有较高的可靠性。然而,在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极址一端,由于附近地面场强比较大,当特高压接地极线路使用了铁塔,地电流很容易在塔腿间流动,从而导致对基础和塔腿的电腐蚀,由此会造成铁塔和基础的运行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铁塔基础,以满足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安全运行,保证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铁塔基础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铁塔基础,其包括基础垫层及放置于该基础垫层上的基础主体,在该基础主体的上部预埋有地脚螺栓,该地脚螺栓的上部从基础主体的顶面竖直向上伸出,在所述基础主体的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第一沥青胶层和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在所述基础垫层与所述基础主体的配合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第二沥青胶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沥青胶层和所述第二沥青胶层的厚度为1~1.5mm。
优选地,所述铁塔基础还包括玻璃钢护套,该玻璃钢护套套设于所述地脚螺栓伸出所述基础主体的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铁塔基础还包括玻璃钢板,该玻璃钢板设于所述基础主体顶面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的外部,并在该玻璃钢板上设有供所述玻璃钢护套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基础主体为板式基础,其包括下部的长方体状底座及上部的梯形台状安装座。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铁塔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造所述基础垫层,再在制造好的基础垫层与所述基础主体的配合面上先均匀涂敷沥青胶,再铺贴玻璃纤维布;
(2)制造所述基础主体,所述地脚螺栓预埋入基础主体的上部内,再在制造好的基础主体的表面上先均匀涂敷沥青胶,再铺贴玻璃纤维布;
(3)将步骤(2)所得的所述基础主体放置于步骤(1)所得的所述基础垫层上。
优选地,步骤(1)、(2)中,所用沥青胶的配制方法如下:将10号沥青胶和60号沥青胶按重量比1∶2~1∶3的比例进行配制,熬制温度≤240℃。
优选地,步骤(1)、(2)中,涂敷沥青胶的厚度为1~1.5mm。
优选地,在所述地脚螺栓伸出所述基础主体的上部套装玻璃钢护套。
优选地,所述基础主体为板式基础,其包括下部的长方体状底座及上部的梯形台状安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铁塔基础,其表面通过沥青胶层和玻璃纤维布层绝缘,其绝缘电阻大于500Ω,满足了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安全运行要求,保证了特高压接地极线路的可靠性;
(2)本发明提供的铁塔基础,其绝缘材料采用沥青胶和玻璃纤维布,造价低,施工简便,环境污染小,绝缘效果好。
(3)本发明提供的铁塔基础,其与塔腿之间通过玻璃钢护套和玻璃钢板绝缘,进一步增加了铁塔基础的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铁塔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主体、11-安装座、12-底座、2-第一沥青胶层、3-第一玻璃纤维布层、4-地脚螺栓、5-玻璃钢护套、6-玻璃钢板、7-玻璃垫片、8-铁塔的塔脚板、9-基础垫层、10-第二沥青胶层、1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