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升降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9999.4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颜六妹;张海峰;周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10 | 分类号: | B66F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杆,尤其涉及了一种多丝杆叠套驱动、同步升降的电动升降杆。
背景技术
升降杆作为快速架高天线或照明灯具等设备的工具,以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升降杆大多采用钢丝绳牵引或普通丝杆驱动,需频繁的锁紧解锁,传动效率低下,钢丝绳容易断裂,升降杆容易“卡死”,故障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并且升降的高度有局限,升降到位后会逐步的下滑,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一直在不断的尝试新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一直没有适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电动升降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升降杆,包括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手摇箱,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套管、传动结构,套管和传动结构均连接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传动结构设置为滚动螺旋传动结构,其中传动结构包括丝杆及与其配合固定连接的丝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管的数量为n, 从外到内为套管1、2、3……依次叠套,其中n为自然数,且n≥3;所述丝杆、丝母的数量为n-1, 从内到外依次为丝杆1、2、3……,其中n为自然数,且n≥3,丝母的数量与丝杆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相邻的两套管之间通过自润滑轴承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丝杆为导程相同的的丝杆,丝杆内径有直通键槽,相邻的两根丝杆之间通过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管为方形截面杆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为断电抱闸电机,驱动装置采用的控制开关为模拟行程限位开关。可确保升降在任意高度安全自锁的工作,保证极限位置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丝母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套管固定连接,丝杆与底座在丝杆的轴向成固定连接,在丝杆的周向成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相邻的两根套管之间的密封结构为橡胶密封圈。进一步确保其密封性,升降杆的防水防沙防冰性能好。
本发明升降杆使用滚动螺旋传动,承载能力强,升降过程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升降时间短。采用了方型截面的杆体,杆体的抗弯和抗扭性能好,可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每节杆间都采用密封橡胶密封,升降杆的防水、防砂、防冰性能好;由于套管强度高,可自立式工作,因此工作时不需要采用钢丝绳拉固,使升降杆对使用阵地的要求大大降低,并节省了人手,整体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 手摇箱,2 模拟行程限位开关,3 抱闸电机,4 减速机,5 套管,5-1——5-4套管,6 丝母,6-1——6-3丝母,7丝杆,7-1——7-3丝杆,8 自润滑轴承,9 橡胶密封圈,10 键,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升降杆,包括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减速机4和手摇箱1,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1、套管5、传动结构,套管5和传动结构均连接在底座11上;传动结构包括丝杆7与丝母6,升降装置是通过n个套管与n-1个丝杆和n-1个丝母滚动螺旋联合传动结构;丝杆7与丝母6固定连接,丝母6与底座11固定连接,底座11与套管5固定连接,不同的丝杆通过键10传动连接,不同的套管通过自润滑轴承8滑动连接,套管间的自润滑轴承起减少摩擦阻力作用。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套管为方形管,导向性好,杆体的抗弯和抗扭曲性性能好;套管顶端设有橡胶密封圈9,套管顶端的橡胶密封圈其防水、防沙、防尘等密封作用;套管上端设有限位块,起机械安全限位的作用;丝杆、丝母为滚珠丝杆的滚动螺旋副,传动效率高,但不自锁,采用抱闸电机3起到安全锁止功能;升降杆的上升和下降,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升降杆的上下限位通过一模拟行程装置来实现。
实施例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驱动电机为断电抱闸电机3,驱动装置采用的控制开关为模拟行程限位开关。可确保升降在任意高度安全自锁的工作,保证极限位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