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操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0551.4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华锋;冯泽民;王园园;付鸿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操作机。
背景技术 锻造操作机是大型锻造压力加工的基本工具之一,是实现锻压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一项设备,与锻压机配合使用。目前的锻造操作机有钢丝绳悬挂式、多杆机构组合式等。钢丝绳悬挂式锻造操作机操作能力较小,用于小型锻造,多杆机构组合式锻造操作机操作能力大,用于大型锻造。锻造操作机需要实现包括钳口夹紧、钳杆旋转、钳杆升降、钳杆俯仰、钳杆横移、钳杆摆动、大车行走等七个锻造操作功能。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 1772411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球铰伸缩式六维并联锻造操作机,其若调整锻件位姿,需全部液压缸一起协调才能完成任务,耦合性大,操作复杂,增加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经检索还发现,公开号为CN 101279353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同向式六自由度锻造操作机,虽然降低了操作复杂程度,但其提升装置未采用同步连杆,不能同步前后提升运动,当提升运动时,钳杆很难保持水平升降。经检索还发现,公开号为CN 101879571 A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同步连杆斜置式锻造操作机提升机构,其提升运动时,一对俯仰直线驱动器代替同步连杆起同步作用,但是直线驱动器属于柔性元件,当机构承受偏载时,两个对称的直线驱动器变化不一致,并不能起到同步作用,影响了提升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同步提升运动的锻造操作机。本发明主要包括夹钳旋转装置、提升装置、俯仰装置、前后缓冲装置及偏移偏转装置。所述夹钳旋转装置包括:钳杆和夹钳;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前提升臂、同步连杆、后提升臂、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一对连接件、一对前悬挂杆、前协调杆;所述俯仰装置包括:俯仰直线驱动器;所述前后缓冲装置包括: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所述偏转偏移装置包括: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前滑杆、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后滑杆。
其中,夹钳后端通过转动铰链与钳杆前端连接,该钳杆的后端通过球铰与俯仰直线驱动器的一端相连,该俯仰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铰链与后滑杆的中部相连,该后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的一端固联,该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同步连杆的中部固联,该一对同步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铰链分别与前提升臂相连,该一对同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铰链分别与后提升臂的一端相连,该后提升臂的一部位通过转动铰链与机架相连,该后提升臂的另一部位通过转动铰链分别与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的一端相连,该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铰链与机架相连;上述钳杆靠近夹钳的一部位与前协调杆的中部固联,该前协调杆的两端通过球铰分别与一对前悬挂杆的一端相连,该一对前悬挂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铰链分别与一对连接件的一端相连,该一对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铰链分别与前滑杆相连,该前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的一端固联,该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分别固联在上述前提升臂上,上述前提升臂的一部位通过转动铰链与机架相连;上述一对前悬挂杆的中部通过球铰与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一端相连,该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球铰分别与后协调杆的两端相连,该后协调杆的中部通过转动铰链与机架相连。
本发明锻造操作机的升降运动过程: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推动后提升臂,带动同步连杆、前提升臂做上下同步运动,从而带动连接件、前悬挂杆、前协调杆以及保持定长的俯仰直线驱动器做升降运动,进而带动钳杆做升降运动。前后运动过程:大车直接带动锻造操作机整体做前后运动,当大车在加速启动、减速停车以及锻造锻件过程中,通过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的伸缩运动,实现钳杆对前后突变外力进行适应的缓冲运动。俯仰运动过程:俯仰直线驱动器推动钳杆,带动钳杆后端做上下运动,而前协调杆与钳杆相连的位置保持不变,从而带动夹钳做俯仰运动。偏移偏转运动过程:首先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保持相同定长,然后当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和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驱动方向一致且大小相同时,钳杆带动夹钳做偏移运动;当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和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驱动方向相反或者驱动量不同时,钳杆带动夹钳做偏移运动。夹钳旋转过程:通过驱动夹钳后端,使其绕后端铰链轴线做旋转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运动耦合小、操作方便、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还采用刚性同步连杆结构,提高了提升臂的承载能力,协调了前后两部分运动,增强了运动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