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掏耳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1023.0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娇婷;顾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娇婷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0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掏耳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掏耳棒,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掏耳棒,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掏耳棒来清洁耳部,通过将掏耳棒伸进耳朵内,转动即可将耳朵内部的分泌物清理出来,使得其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的掏耳棒包括棒杆和挖勺,挖勺固定在棒杆的一端,通过转动棒杆,使得耳朵内壁的分泌物刮落,并通过挖勺将分泌物带出,从而实现了清理的功能,这样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在清理耳朵内部时,挖勺与耳朵内壁的接触面有限,往往需要不同角度旋转棒杆,往往使得耳朵内壁某些位置仍清理不到,未能很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从而降低了掏耳棒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向掏耳棒,在棒杆的一端设有两个挖勺,并通过移动套圈使得挖勺分开或交合,增加掏耳棒与耳朵内壁的接触面,使得能同时清理不同位置的内壁,从而更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掏耳棒,包括棒杆、与棒杆一端连接的挖勺,所述挖勺为两个背向设置的勺体,在棒杆上包括一个可前后活动的套圈,所述挖勺通过套圈固定在棒杆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棒杆上的另一端设有扁平部,该扁平部的宽度大于棒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棒杆的另一端设有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掏耳棒采用金属材料构成。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在棒杆的一端设有两个挖勺,并通过移动套圈使得挖勺分开或交合,增加掏耳棒与耳朵内壁的接触面,使得能同时清理不同位置的内壁,减少旋转棒杆的次数,从而更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提高掏耳棒的使用效率;
(2)棒杆上的另一端设有扁平部,该扁平部的宽度大于棒杆,采用这种结构,扩大手抓的面积,有利于防止棒杆握于手中时易滑落;
(3)棒杆的另一端设有圆孔,采用这种结构,方便掏耳棒的悬挂或放置,使得掏耳棒不易丢失;
(4)掏耳棒采用金属材料构成,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强掏耳棒的硬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向掏耳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向掏耳棒的套圈向棒杆方向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号解释:1-棒杆,2-挖勺,3-套圈,4-扁平部,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向掏耳棒,包括棒杆1、与棒杆1一端连接的挖勺2,所述挖勺2为两个背向设置的勺体,在棒杆1上包括一个可前后活动的套圈3,所述挖勺2通过套圈3固定在棒杆1的一端。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向掏耳棒,在棒杆1的一端设有两个挖勺2,并通过移动套圈3使得挖勺2分开或交合,增加掏耳棒与耳朵内壁的接触面,使得能同时清理不同位置的内壁,减少旋转棒杆1的次数,从而更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提高掏耳棒的使用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棒杆1上的另一端设有扁平部4,该扁平部4的宽度大于棒杆1,采用这种结构,扩大手抓的面积,有利于防止棒杆1握于手中时易滑落。棒杆1的另一端设有圆孔5,采用这种结构,方便掏耳棒的悬挂或放置,使得掏耳棒不易丢失。掏耳棒1采用金属材料构成,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强掏耳棒的硬度,提高使用寿命。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向掏耳棒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使用前,将套圈3卡住在棒杆2与挖勺2连接的部位,并使得两个挖勺2交合固定。在使用时,将棒杆1伸向耳朵内部,套圈3受到耳朵壁的阻挡向棒杆1的方向移动,使得挖勺2分开,分别抵住耳朵内壁的不同位置,通过旋转棒杆1,使得耳朵内壁的不同位置都能被清理到,从而实现清洁功能。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增加掏耳棒与耳朵内壁的接触面,同时清理不同位置的内壁,减少旋转棒杆的次数,从而更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提高掏耳棒的使用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娇婷,未经周娇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海蟹养殖中的杀菌药剂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