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处理方法和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1220.2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凌永泰;夏先知;刘月祥;赵瑾;李威莅;张纪贵;高富堂;谭扬;高平;彭人琪;乔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54;C08F4/658;C08F4/657;C08F4/649;C08F4/646;C08F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催化剂 固体 组分 及其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处理方法、由该方法处理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丙烯聚合催化剂通常包括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主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内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时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为氢调敏感性、聚合活性和立体定向能力。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结构较为复杂,其活性中心的组成结构至今仍没有一个定性结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发生变化,聚合物的性质肯定也会随之变化,由于目前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而无法表征确定活性中心结构的变化,但聚合物性质的表征测定是较为容易完成的,因此,活性中心的性质可以通过聚合物的性质来表征,假如在同样的聚合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的性能发生改变,那么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必定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结构。
聚丙烯树脂的性能根本上是由聚丙烯催化剂的性能决定的。在薄壁注塑领域,要求聚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熔体质量流动指数(MFI)。氢气的加入能提高聚合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但是同时也降低了聚合物的等规指数,造成产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使用目前的工业催化剂制备聚丙烯,只有加入大量的氢气后才能得到具有较高熔体质量流动指数的聚合物,造成了生产过程氢气回收量增大。此外,加入大量的氢气同时也提高了对反应器的耐压要求。
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降解的方法来提高聚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指数,但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聚丙烯制品易发黄、发脆,有异味,并且成本较高。此外,不同批次的原料性能得不到保证,造成产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氢调敏感性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处理方法、由该方法处理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与第一钛化合物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至120℃、时间大于4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处理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烷基铝化合物、以及任选的外给电子体。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一般是以牺牲聚合物的等规指数来提高其熔体流动速率的,然而,聚合物等规指数的降低对其下游的应用是极其不利的。而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惊奇地发现将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与第一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接触处理之后,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不仅具有较高的氢调敏感性,还具有较好的立体定向能力和较高的聚合活性。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在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过程中,当采用二醚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时,得到的催化剂还具有衰减速率慢的特点。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含镁载体Z1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3制备的含镁载体Z2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处理方法包括将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与第一钛化合物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至120℃、时间大于4小时。
根据本发明,尽管只要将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与第一钛化合物在-10℃至120℃下进行超过4小时的接触即可提高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氢调敏感性、立体定向能力和聚合活性,但为了使处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得到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优选地,将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与第一钛化合物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0-120℃、时间为8-24小时,优选地,所述温度为25-120℃、时间为8-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