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丁烯齐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2707.2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00 | 分类号: | C10G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丁烯 齐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制备只有1个碳-碳双键的无环烯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碳烯烃齐聚是炼油和有机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化工过程之一,其中丁烯的齐聚产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齐聚汽油和柴油,还可以作为生产洗涤剂、增塑剂、添加剂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因此,丁烯齐聚反应及其工艺过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丁烯齐聚催化剂主要有Ziegler型均相催化剂、固体磷酸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等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但是存在反应产物和催化剂分离困难,反应中使用的溶剂污染环境、操作费用较高等问题;多相催化剂齐聚反应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均较高,但容易失活。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催化剂,具有诸多优点和特性,正在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酸性离子液体通常由具有Lewis酸的卤化金属盐与有机卤化盐合成,阴离子多为Al2Cl7-、Cu2Cl5-等具有酸性的离子。酸性离子液体同时拥有液体酸的高密度反应活性和固体酸的不挥发性,加之其结构和酸性的可调变性,具有取代传统工业酸催化材料的潜力。
催化丁烯齐聚的基于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多数是以离子液体为反应溶剂,镍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剂前体的性质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离子液体的参与可能改变了反应机理,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异丁烯齐聚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异丁烯齐聚方法,包括将离子液体装入反应釜中,加入正己烷,开始搅拌,升温,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搅拌一定时间后卸压,收集全部尾气。
优选地,所述的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盐酸三乙胺,无水氯化铝和正庚烷混合均匀,升温至150℃并保持6h,即可。
更优选地,开始搅拌后将温度升至40℃。
更优选地,正己烷为200mL。
更优选地,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搅拌10-60分钟。
更优选地,离子液体与烯烃体积比为1.2-1.6:1。
更优选地,加入正己烷和加入50mL异丁烯后的搅拌速度均为1000-13000r/min。
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齐聚液相产物中全部是异丁烯的二聚、三聚、四聚和五聚产物,没有裂解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盐酸三乙胺,无水氯化铝和正庚烷混合均匀,升温至150℃并保持6h,制得离子液体。将300mL离子液体装入反应釜中,加入200mL正己烷,以1000r/min的转速搅拌,将温度升至40℃,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以1000r/min的转速搅拌10分钟后卸压,收集全部尾气。经检测发现,异丁烯转化率为80%,产物中C8的含量为25.34%,C12的含量为50.43%。
实施例二。
将盐酸三乙胺,无水氯化铝和正庚烷混合均匀,升温至150℃并保持6h,制得离子液体。将400mL离子液体装入反应釜中,加入200mL正己烷,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将温度升至40℃,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30分钟后卸压,收集全部尾气。经检测发现,异丁烯转化率为85%,产物中C8的含量为22.87%,C12的含量为51.43%。
实施例三。
将盐酸三乙胺,无水氯化铝和正庚烷混合均匀,升温至150℃并保持6h,制得离子液体。将400mL离子液体装入反应釜中,加入200mL正己烷,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将温度升至40℃,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50分钟后卸压,收集全部尾气。经检测发现,异丁烯转化率为86%,产物中C8的含量为21.67%,C12的含量为53.76%。
实施例四。
将盐酸三乙胺,无水氯化铝和正庚烷混合均匀,升温至150℃并保持6h,制得离子液体。将400mL离子液体装入反应釜中,加入200mL正己烷,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将温度升至40℃,加入50mL异丁烯后再以13000r/min的转速搅拌60分钟后卸压,收集全部尾气。经检测发现,异丁烯转化率为86%,产物中C8的含量为21.51%,C12的含量为53.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2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