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母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2970.1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磊光 |
主分类号: | B64F1/36 | 分类号: | B64F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母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母舰。
背景技术
航空母舰多数是在巨大的船体上有一可供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飞行甲板,来完成飞机起落的作用。由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在飞行甲板上完成,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要占用甲板的大部分空间,使得甲板上能停放的飞机数量大大减少,其它武器及防御设备安装的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界内人士正在不断努力,减少跑道占用的面积,以提高飞行甲板的利用率。
目前在用的航空母舰的起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滑跃式起飞,另外一种是弹射起飞。滑跃式起飞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制造特殊的设备;但这种方式起飞飞机的滑行距离长,占用甲板的面积大而造成甲板的利用率低,在目前航空母舰吨位和甲板尺寸所能达到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大型飞机甚至普通舰载机满载起飞所需跑道的长度,不得不减少飞机的装载量,造成飞机的挂弹量不足,战斗力难以充分发挥;弹射式起飞可以缩短飞机起飞跑道的长度,占用甲板面积大大减少,并且飞机的载弹量也可以大大增加;但由于弹射器制造难度大,维护成本高且需要相当多的维护人员,而且在战争中容易遭到打击而损坏,造成飞机无法起飞。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与上述两种起飞方式不同的起飞方式,航空母舰用这种方式起飞既不用制造工艺复杂的弹射器,又大大缩短飞机起飞滑行跑道的长度,并且不占用甲板的面积,使甲板利用率大大提高的起飞方式,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明显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航空母舰起飞跑道位于一条从舰尾的甲板之下进入舰体后,在甲板之下穿过舰体,从舰首通出的隧道中。该起飞跑道的最初是一段斜坡向下滑向舰体的底部,第二段是一平直的或曲率不大的跑道,最后是一段向上滑跃起飞部分。
飞机在第一段向下的斜坡时,由于飞机自身动力的加速,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两个力叠加起来会使飞机的加速度大大增加,到坡底时已有相当大的速度;在第二段跑道时,飞机靠本身的动力继续加速,就很容易达到起飞所需要的速度了。第三段是滑跃上升,飞机利用这一段滑跃跑道向上飞出舰体。由于在第一段跑道时受重力的作用加速,即使飞机装载较重时,产生的重力也大,加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动力,因此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飞机可以有较大的载弹量。由于航空母舰本身就有数十米的高度,利用这本身就有的重力势能可以大大节省飞机起飞所消耗的燃料,加大了飞机的作战半径;不必要制造复杂的弹射器,不需人数众多的弹射器维护人员及弹射器的能量及淡水的消耗。
把起飞跑道设置在甲板之下,甲板上很大一片空间让了出来,有了更多的飞机停放位置,还可安装更多的武器及防御设施,战时不会因甲板不够用而造成飞机频繁入库出库,加油加弹后直接就可以起飞,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在跑道的隧道口有一升降机,该升降机的台板02绕一横轴03转动,平时与甲板01呈同一平面并且头部形状与甲板01上的开口吻合将隧道口覆盖,飞机可以从甲板01直接开向升降机的台板02(如图4);当飞机起飞时,液压缸04将台板02的尾部顶起,台板02绕横轴03转动,台板02的尾部向上翘起,处于倾斜位置;此时隧道口开启,台板02头部向下与跑道05相连接(如图5)。
在升降机的台板02上停放飞机的位置有一转盘06,该转盘的盘面与台板02平行并能转动;飞机开上升降机的台板02后停在转盘06上,无论飞机的朝向如何,都可以通过转盘06的转动将飞机的头部对准跑道的方向(如图3);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停机对位所需的时间,提高起飞效率。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过程如下:
1、升降机的台板02将设置跑道的隧道口覆盖,台板02与甲板01呈一平面,飞机从甲板01直接开到升降机的台板02上(如图4);
2、飞机停在升降机台板02上的转盘06上后,转盘06将飞机转至机头对准跑道05方向(如图5);
3、开启液压缸04,将升降机台板02顶起,使升降机台板02绕横轴03转动使台板02载有飞机的的尾部向上翘起,而台板02的头部向下直至头部与跑道05相连接(如图6);
4、飞机发动机启动,加上重力的作用,飞机加速进入跑道(如图7);
5、飞机滑到坡底,在平跑道上继续以发动机的动力加速滑行;此时升降台可以复位(如图8);
6、飞机从最后一段跑道滑跃区向上起飞,而另外一架飞机由甲板01开向升降机台板02待飞(如图9)。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口被覆盖时升降机状态示意图。
图2为隧道口开启待飞时升降机状态示意图。
图3为转盘载机转动示意图。
图4为飞机开向升降机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磊光,未经邓磊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2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机场
- 下一篇:带有预埋夹层管道的变性淀粉真空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