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煤矿井下泄水巷减少淤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3154.2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兴;李玉忠;曹守新;梁和平;祝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欢坨矿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煤矿 井下 泄水 减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重点煤矿受水威胁的煤炭储量大约250亿t,其中受地表水体(江、河、湖、海等)、松散含水层、基岩含水层等水体威胁的煤炭储量近100亿t。仅就受河流影响来看,就有200多个矿井受100余条大小河流威胁,而华北、华东、东北地区的煤田普遍被第四系和第三系松散层含水层覆盖。在煤炭开采中,尤其是大采高(5米以上)开采中易引起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增加和分布范围的扩大,使顶板水从导水裂隙带中流入开采工作面,顶板水与部分细小煤炭混在一起形成水煤体直接排入井底水仓,在水仓中经过长时间淤积,水仓的断面就会减小,蓄水能力就会降低。随着淤煤的增多,部分淤煤就会被水流带入主水泵吸水口,严重影响水泵的排水能力。为此,煤矿井底水仓以往都必须采取定期清理淤煤,尤其是对于俯斜开采的矿井,因水煤浓度高,水仓很快就会被淤煤填满,清挖水仓的工作周期很短,势必会增加矿工的劳动强度,降低煤炭生产效率,而且严重影响煤矿的抗水灾能力。因此,在开采期间将水煤体在井下进行有效分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大水煤层开采矿井水仓的淤煤问题,提出一种减少淤煤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煤矿井下泄水巷减少淤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在工作面开采前,首先沿运输皮带巷开拓一条带有自流坡度的泄水巷道,泄水巷道的标高应低于皮带巷的标高,在运输皮带巷中间隔设立贯通眼,通过贯通眼将运输皮带巷与泄水巷道贯通,并在贯通处的运输皮带巷设挡水结构;在泄水巷道的末端安装振动筛,振动筛以后再开拓一条运煤巷道,运煤巷道与运输皮带巷相通;
第二步:开采时,工作面的水煤体在挡水结构控制下从最近的贯通眼中泄入泄水巷道,水煤体流至振动筛时,粒度大于筛缝间隙的固体颗粒得到过滤,筛上的过滤煤炭装入运输设备从运煤巷道运至运输皮带巷,从运输皮带巷运至煤仓,筛下的泥水继续从泄水巷道流至井下水仓。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流入井下水仓的水不再含有大量的固体煤炭,成为仅含有微粒的泥水,水仓不会被淤煤填满,泥水对主水泵吸水口的影响减小,保证了主水泵排水能力和排水的畅通,清挖水仓的工作减少,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和抗水灾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工作面,2-运输皮带巷,3-贯通眼,4-振动筛,5-泄水巷道,6-煤仓,7-井下水仓,8-挡水结构,9-运煤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减少淤煤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工作面1开采前,首先沿运输皮带巷2开拓一条泄水巷道5,泄水巷道5的标高应低于皮带巷2的标高,泄水巷道5与井下水仓7相通;在运输皮带巷2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立贯通眼3,通过贯通眼3将运输皮带巷2与泄水巷道4贯通,并在贯通处的运输皮带巷设挡水结构8;在泄水巷道5的末端安装振动筛4,振动筛4以后再开拓一条与运输皮带巷相通的运煤巷道9;工作面1的水煤体在挡水结构8控制下从最近的贯通眼3中泄入泄水巷道5,水煤体流至振动筛4时,粒度大于筛缝间隙的固体颗粒得到过滤,筛上的过滤煤炭装入运输设备从运煤巷道9运至煤仓6,筛下的洁水继续从泄水巷道5流至井下水仓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欢坨矿业分公司,未经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欢坨矿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3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