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群透水框架坝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3936.6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汉;谭伦武;郑惊涛;雷国平;余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框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道整治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航道整治工程的筑坝、汊道促淤及生态工程的桩群透水框架坝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长江干线(特别是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大幕的拉开,长江航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航道条件及货运量大大增加,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连续七年居世界内河之首。
目前,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多采用实体丁坝来束水攻沙,从而达到整治浅滩的目的。虽然实体丁坝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①耗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较多, 工程量较大;②水流遇实体丁坝受阻, 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坝体上, 流态转变成环流、回流等, 对河槽水流形成较大的约束, 引起坝头水流流速异常增大, 坝基生根困难, 需要多年的抢护才会稳定;③实体丁坝占据了河流的自然空间, 限制了河道过洪能力, 破坏了滩槽的水沙平衡, 使河槽的负担加重;④实体非淹没丁坝遇大洪水, 一旦漫顶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受防洪标准的限制较大;⑤护根、护底和护坡有时要用大量的沉排, 对河底生态破坏严重。
在全国各大流域河道治理以及主要航道和河口治理工程中均应用有透水丁坝,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桩坝应用最为广泛。透水桩坝是用钻孔、振动、水力冲孔等工艺将预制或浇注混凝土桩插入河床深处,并按一定间隔排列形成透水丁坝。它除具有一定的挑流控导河势的作用外,还能起到减缓过坝水流流速,使泥沙在坝后沉降,能够充分利用洪水淤滩刷槽的特点,有目的地落淤造滩。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运用安全可靠、可适应各种洪水标准、保护生态、赔偿费用低等优点,但作为我国内河货运量之首的长江由于水流条件较为复杂,水量较大,透水桩坝不适合在长江干线的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桩群透水框架坝及其施工方法,使其能够应用在水量大、水流条件复杂、并且防洪要求高的河道的治理工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桩群透水框架坝,它包括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河流中打设多个竖向坝桩,相邻的竖向坝桩之间设有网格,所述竖向坝桩和网格构成封闭区间,所述透水框架放置于网格内。
所述的竖向坝桩之间设有横向梁,横向梁可用以保证竖向坝桩之间的稳固性。
所述的竖向坝桩外壁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施工河流的下游,所述限位装置为透水框架,限位装置的作用在于:当河水水流较大时,对整个桩群透水框架坝起到支撑作用。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桩群透水框架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在预施工河流内打设竖向坝桩;
2)、相邻的竖向坝桩之间设有网格,竖向坝桩和网格构成封闭区间;
3)、选择合适的透水框架,将透水框架抛投到网格内,形成单元透水框架;
4)、重复施工步骤3,抛投其他的透水框架至网格内,使单元透水框架形成桩群透水框架坝。
根据河流水流的大小,在河流的逆向方向,沿竖向坝桩外壁抛投透水框架。
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的航道整治技术,其减速落淤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在透水框架外围设置的网格和由竖向坝桩胃肠道饿框架外壳,使其不易下沉、上浮或移动,其结构更加稳定,工程寿命更长,并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本发明中的构造简单,其各个零件可以在工厂内批量性生产,且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航道整治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单元透水框架坝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网格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四边透水框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中四边透水框架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3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