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4055.6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维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纤维 毡吸液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中间传热介质或中间传热体的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吸液芯材料是非金属纤维毡的热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状热板通常包括密封壳体、吸液芯、导热工质。密封壳体为板状中空结构,吸液芯焊接在密封壳体的内表面。其工作原理是:密封壳体的密封的内腔中灌注有导热工质,通过安装在密封壳体内腔的吸液芯的毛细吸附力吸附导热工质,当与散热器连接的发热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上,进而加热密封壳体内腔中的导热工质。导热上质升温气化,吸收热量,导热工质气化后,将热量散发出去,气化的导热工质又转化成液态的导热工质,从液相到气相再到液相的循环转化过程,不断地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热板工作过程中,当密封壳体的一端受热时板体内的液体工质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在依靠吸液芯毛细组织的毛细吸力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往复循环、热量可以高效由热板散发出去。现有技术吸液芯主要包括丝网型吸液芯、沟槽型吸液芯和粉末烧结型吸液芯。
丝网型吸液芯可以得到很高的传热性能,但制造工艺重复性能差。
沟槽型吸液芯具有槽道液体流动阻力小的优点,但其毛细压头较小,传热量小等缺点,且其对沟槽深度和宽度要求很高,热板的方向性很强;当沟槽出现大弯折的时候,热板的传热性能大幅下降,抗重力性能差,且其加工工艺复杂。
粉末烧结型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毛细抽吸力,传热量大等优点,但是存在毛细压力提高的同时液体回流阻力增大的矛盾;粉末烧结型吸液芯孔隙率低而且不能控制、液体回流阻力大,吸液芯结构容易损坏,而且烧结层较厚而导致热阻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
本发明的一种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支撑架和导热液体工质,所述支撑架、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安装在密封壳体内部,所述密封壳体内部灌注有导热液体工质,其中:
所述密封壳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外框;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为复合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主体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对称地钎焊连接在外框上;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部空腔相适应,所述支撑架的两个侧面上均匀分布着支撑座;
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上分布着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座相对应的孔。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均是玻璃纤维制作的非金属纤维毡。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均是硅酸铝纤维制作的非金属纤维毡。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均是陶瓷纤维制作的非金属纤维毡。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均是石棉纤维制作的非金属纤维毡。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中的非金属纤维直径为0.001mm-0.01mm。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第一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和第二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孔隙率均为30%-50%。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导热液体工质可以是丙酮、液氨、R-134a或R600a。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密封壳体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由熔点不同的两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双层复合板。
根据以上所述的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优选:所述双层复合铝合金的一层材料为硅铝合金、另一层材料为铝合金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维传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维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4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桶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