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5452.5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牛军;崔艳军;王连春;杨贵春;张强;冯垣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5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中冷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发动机普遍采用了增压器,以提高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的压力和密度,以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放。但是空气经过增压器后,温度也随之升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压力提高带来的优势,导致发动机的功率提升达不到预期指标,而且缸内最高温度也有较大提升,燃烧生成的NOx等污染物增加,也不利于降低排放。为克服增压以后空气温度提升的问题,现代发动机一般在增压后设置中冷器,以便将空气温度降低到合理的范围,进一步提升空气的密度,提升发动机性能,并降低发动机NOx排放。
一般柴油机中冷器装置包括进气罩、出气罩、芯子、进气加温装置、中冷器管路等,这种零件数目多且较分散,占用体积大,造成柴油机的高度和宽度不同程度的增大,整机的集成程度低,不紧凑。一般的柴油机中冷器装置能够满足普通车辆的要求,但是却不能满足特种车辆柴油机高紧凑性的需要。
特种车辆要求高紧凑性,以降低战斗中被击中的概率,提高特种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这就对动力系统提出了紧凑性要求,而一般的中冷器恰恰因为占用的体积较大,集成化程度低,很难满足特种车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柴油机中冷器装置紧凑性的缺陷,提出一种满足特种车辆需求的紧凑型柴油机中冷器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包括进气罩1,出气罩2,中冷器芯子3,进气插管4,进气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1,出气罩2,中冷器芯子3,进气插管4,位于进气管5上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改变中冷器的传统形状和位置,由传统的方形中冷器改为扁平状布置在进气管的上方,通过中冷器、中冷器安装、管路联接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使中冷器的占用空间更合理、中冷器与进气管之间的管路更加简洁,减少了柴油机零部件体积,使之更加紧凑,中冷器安装定位环节少,整体拆装简便,同时该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了柴油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进气罩2是出气罩3是中冷器芯子
4是进气插管5是进气管6是进气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中冷器放置在柴油机顶部,使中冷器占用空间更合理并实现中冷器的功能,中冷器与进气管之间的管路更加简洁,减少了柴油机零部件体积使之更加紧凑,中冷器安装定位环节少,整体拆装简便。
对于V型发动机,其气缸分为两列,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进一步实现发动机的紧凑性,中冷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包括进气罩1,出气罩2,中冷器芯子3,进气插管4,进气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1,出气罩2,中冷器芯子3,进气插管4,位于进气管5上部;进气罩1,出气罩2,中冷器芯子3,进气插管4,进气管5的数量都是2个,且左右对称设置。
对于左右对称设置的中冷器,两排进气管内的压力并不完全一致,这将导致两排气缸工作状态不一致,为克服这一缺陷,在两个进气管中间设置进气连通管6。
优选进气插管数量与发动机单排缸数相同,以减小进气阻力。
优选进气连通管数量与发动机单排缸数相同,以进一步使两侧进气管压力平衡。
为克服严寒环境下进气温度较低引起的低温启动困难问题,在中冷器的进气罩1内部设置进气加温装置。中冷器出气腔直接与进气管相连,使加温后的气流至缸盖进气道间的距离大为减少,减小了预热气流的沿程热损失,有利于提高发动力的低温起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