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墨消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5567.4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铭;许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凹印印刷过程中都是使用电机墨泵系统上墨,在水性墨等空白区域边缘(相对于迎刀面)经常有大量细微气泡。对于表面能高的水性油墨(水性底色、水性转移胶、水性光油等),印版在墨槽中滚动时,印版边缘和油墨之间的剪切力过大,空气被油墨包围,产生气泡。特别是加墨过程中,油墨在进入墨槽后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和乱流,加大了印版和油墨间的剪切力,容易产生很多大的气泡和小的气泡,气泡附在印版上印刷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在墨槽中上墨时会附上很多气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油墨中气泡的油墨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墨消泡装置,包括墨槽和墨缸,墨槽两端通过管道、墨泵连接墨缸,油墨通过墨泵在墨槽和墨缸中循环,墨槽中安装有溢墨槽,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底部有溢墨孔。
墨槽和墨缸之间设置有超声波消泡器。
在溢墨槽中安装有磁性搅墨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油墨由墨泵抽出后先进入墨槽底部进行缓冲,然后再通过溢墨孔溢出到上层的溢墨槽中,达到降低流动剪切力的目的,减少气泡的产生。
2.添加的超声波消泡装置,在设定固定的消泡频率之后,能够连续消泡循环,保证印刷用的水性油墨或者胶水等均能及时消泡,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3.将磁性搅墨棒置于印版滚筒的一侧,搅墨棒中的磁铁会吸住印版滚筒,并随着印版滚筒的转动做反向转动,以驱散油墨中的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墨槽1中安装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的溢墨结构,溢墨槽4下部设置有溢墨孔。墨槽1的左侧通过管道8和墨泵2连接墨缸3,右侧通过管道8和墨泵2连接超声波消泡器7,超声波消泡器7和墨缸3之间也通过管道和墨泵2连接。
在墨泵2的作用下,油墨从墨缸3中通过管道8进入墨槽1和溢墨槽4之间的空隙中,在墨缸3底部缓冲后经溢墨槽4下部的溢墨孔进入溢墨槽4,印版滚筒5在溢墨槽4中上墨,在溢墨槽4中安装磁性搅墨棒6,磁性搅墨棒6吸附在印版滚筒5的一侧,和印版滚筒5同步反向转动。油墨在墨槽1中高度达到一定后通过另一侧的管道8溢进入超声波消泡器7,消泡后再回到墨缸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