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5587.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南;周翔;申永鹏;孟步敏;卢斌;张小亮;刘东奇;袁洁;邓凯峰;贺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式 电动汽车 整车 智能 控制器 | ||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电压模拟量输入模块、脉冲量输入模块、BDM调试接口、开关量输出模块、电压模拟量输出模块、PWM输出模块、CAN通信模块及IIC通信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的结构为;P-MOS管的漏极经PTC保险丝(R1)接输入电源VAMS,P-MOS管的漏极通过用于抑制浪涌电压吸收浪涌脉冲的压敏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跨接在P-MOS管的漏极与地之间,P-MOS管的栅极经电阻(R5)接地,第三电容(C5)跨接于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P-MOS管的源极输出端经一个极性电容(C4)接地,P-MOS管的源极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串接有一个隔离电感(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至少包括1个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与第一隔离光耦(U18),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串行数据输出引脚与第一隔离光耦(U18)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隔离光耦(U18)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SP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至少包括1个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与第二隔离光耦(U17),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串行数据输入引脚与第二隔离光耦(U17)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隔离光耦(U17)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SPI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中包含多个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时,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采用级联的形式进行依次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中包含多个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时,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采用级联的形式进行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三隔离光耦(U21)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SPI模块相连,用于控制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片选信号,第三隔离光耦(U21)输出端与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片选信号输入端相连,同时与NPN三极管基极相连,集电极接上拉电阻与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相连;
第四隔离光耦(U22)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SPI模块相连,用于为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信号,第四隔离光耦(U22)输出端与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和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时钟输入引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读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片选信号置反连入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中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后跨接于输入电源VAMS端与地之间,电容(C3)与电阻(R4)并联,在电容(C3)上设置电源电压采集点V_Tes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5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船用油麦菜的气调保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肥瘦身的布丁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