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6236.2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理兵;张明明;杨兰生;陈威;段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4;H01M2/1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可靠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式锂离子电池组多采用充放电同口的单回路双用型引线方式,即电池组外观只引出一根正极线和一根负极线,这种引线方式虽然能够节省一些线材,但是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却大打折扣。采用单回路的引线方式,用户使用时必须自己接插充放电口,容易出现打火现象,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每次充电时要拔下控制器插头;使用时又需拔下充电插头,插上控制器插头,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同时,目前模块式锂离子电池组多采用熔铸式的引线方式,该引线方式在生产组装时需要加热熔胶固定引线,操作麻烦,而且胶体凝固需要时间较长,导致生产周期延长。
另外,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包的装配工艺是,先使用胶带将单体电芯紧密捆绑固定;再使用EVA粘贴在电芯表面,避免电芯外部损失,然而这种装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随着电池体积的增加,操作难度逐步增加;第二,这种组装方式导致电池散热性变差,从而造成电池的能量损耗较大,安全性能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能够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支架式电池包和上盖,所述支架式电池包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盖有上盖,所述支架式电池包包括框形的支架、若干锂离子单体电芯、保护板和连接板,所述支架上分隔有若干格子,锂离子单体电芯和保护板均放置在格子内,锂离子单体电芯的极耳和保护板的上端部采用连接板固定,所述支架式电池包上引出有相互独立的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开有三个螺柱孔,三个螺柱孔内均插有螺柱,三个螺柱上分别引出有正极线、充电负极线和放电负极线,所述正极线与充电负极线构成充电回路,正极线与放电负极线构成放电回路,省去了用户充电使用过程中的插拔麻烦。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保护系统,所述充电回路的负极端连接到保护系统,保护系统的充电负极线引出连接到螺柱上,采用充电保护系统,对过充,过流进行保护,有效提高产品安全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线、充电负极线和放电负极线的一端均采用螺丝拧紧固定在螺柱内,正极线、充电负极线和放电负极线的另一端均带有连接环,结构简单,装配及使用均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负极线的直径小于放电负极线的直径,从外观上直接区分充放电端,避免操作过程中出错。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周面和底面均开有若干散热孔,有利于改善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格子的宽度略大于锂离子单体电芯的厚度,排列在支架内的两相邻锂离子单体电芯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改善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由边框和若干分隔条构成,在边框内平行等距设置若干分隔条,两分隔条之间形成格子,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三线引出,形成相互独立的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用户使用时不需要自己接插充放电口,避免了插拔过程中打火现象的发生,排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采用支架式装配方式,减少切割和粘贴胶带、EVA和环氧板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有效的改善了电池包的散热性能,减少了电池的能量损耗,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中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中支架式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中支架式电池包中支架的主视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6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有色多功能毛纺面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软管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