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6936.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周兴泽;单旭沂;祝孔林;孟文旺;章传国;庞厚君;高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B21B3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郑明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生产 长度 方向 不同 目标 厚度 带钢 方法 | ||
1.一种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目标带钢分成等厚控制和变厚控制两种类型进行轧制控制;其中目标带钢第一等厚段采用等厚控制策略,等厚控制策略根据常规的轧制稳定性和板形控制需要,采用相对压下率的负荷分配方式,沿着带钢运行方向按照从前往后机架负荷逐渐减小的原则分配各个机架应承担的负荷;各个等厚段之间的过渡段和其它等厚段采用变厚控制策略,当热连轧机组中末机架咬钢后,变厚控制策略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确定变厚控制机架;变厚控制由轧机后段机架实施,变厚控制起始机架根据带钢第一等厚段的长度、各个等厚段的目标厚度变化量、机架间距以及轧制稳定性确定;
步骤二、确定变厚控制各机架负荷;根据前一等厚段各个机架负荷以及后一等厚段各个机架负荷的变化量等比例分摊负荷变化量,并根据负荷与辊缝之间的转换关系计算得到各个等厚段的目标厚度对应的各个机架的辊缝值;
步骤三、确定各变厚控制机架的动作时序;计算参与变厚控制的各个机架进行辊缝变化的时间,使各个机架进行辊缝变化时作用于目标带钢的同一位置点;
步骤四、计算控制各个等厚段之间的过渡段时,参与变厚控制的各个机架辊缝变化速率,完成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生产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确定参与变厚控制的机架具体方法如下,
选取满足公式(1)条件的机架作为参与变厚控制的起始机架 :
(1)
式中:为第机架出口带钢的厚度
为机架序号
为热连轧机组的末机架序号
为第一等厚段长度
为第机架到第机架之间的距离,热连轧机组各机架间的距离相等为常数;
为末机架出口带钢的厚度;
参与变厚控制的机架为第机架起至末机架;考虑到轧制稳定性,参与变厚控制的机架在末机架咬钢后才开始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其特征是:从轧制稳定性出发,参与变厚的机架数越多则变厚轧制越稳定,所以此处选取所有满足公式1条件的机架号最小值作为参与变厚控制的起始机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计算参与变厚控制的各个机架在目标带钢第等厚段的负荷具体如下式(2):
(2)
式中:为第机架在目标带钢第等厚段的负荷;
为第机架在目标带钢第等厚段的前一等厚段的负荷;
为第机架在等一等厚段的初始负荷;
为从第等厚段过渡到第等厚段的负荷变化系数,负荷变化系数r必须满足下式(3):
(3)
式中:为第等厚段末机架的出口带钢的厚度;
为第等厚段第i机架的入口带钢的厚度;
为热连轧机组的总机架数;
为参与变厚控制的起始机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组生产长度方向不同目标厚度带钢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计算参与变厚控制的各个机架进行辊缝变化的时间具体如下式(5),
(5)
式中:为第机架相对于第机架压抬辊缝延时时间;
为第机架入口带钢运动的速度,m/s;
为第机架到第机架之间的距离,热连轧机组各机架间的距离相等为常数;
第机架的辊缝动作必须在第机架辊缝动作基础上延时开始动作,以确保各个机架进行辊缝变化时作用于目标带钢的同一位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69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油管过滤器加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纸废渣无害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