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群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28124.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0 | 分类号: | H04W4/10;H04W12/06;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业务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这里所说的网元包括终端、基站及集群核心网调度子系统(DSS))。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为了满足行业用户指挥调度需求而开发的、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系统中大量无线用户共享少量无线信道,以指挥调度为主体应用,是一种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经历了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发展历程。第一代集群系统是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主要支持语音通信。第二代集群系统是窄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当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集群通信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无线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宽带化成为整个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相应地,集群通信系统在技术上也将向系统IP化、业务多样化、数据宽带化、终端多模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基础上开发集群系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下面先介绍LTE系统网络架构:
如图1,LTE采用扁平化的网络架构,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包含多个节点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eNB又和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Internet Core,EPC)通过S1接口相连。S1接口的用户面终止在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上,S1接口的控制面终止在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上。图1中各网元节点的功能划分如下:
eNB功能:
LTE的eNB功能,包括物理层功能、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功能(包括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包括ARQ(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功能)、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功能、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功能(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功能)、调度、无线接入许可控制、接入移动性管理以及小区间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等。具体包括有:
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上下行链路的动态资源分配(即调度)等功能;
IP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的加密;
当从提供给UE的信息无法获知到MME的路由信息时,选择UE附着的MME;
路由用户面数据到S-GW;
调度和传输从MME发起的寻呼消息;
调度和传输从MME或O&M发起的广播信息;
用于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上报的配置;
调度和传输从MME发起的ETWS(即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消息。
MME功能:
MME是SAE的控制核心,主要负责用户接入控制、业务承载控制、寻呼、切换控制等控制信令的处理。
NAS信令;
NAS信令安全;
AS安全控制;
3GPP无线网络的网间移动信令;
idle状态UE的可达性(包括寻呼信号重传的控制和执行);
跟踪区列表管理;
P-GW和S-GW的选择;
切换中需要改变MME时的MME选择;
切换到2G或3GPP网络时的SGSN选择;
漫游;
鉴权;
包括专用承载建立的承载管理功能;
支持ETWS信号传输;
S-GW功能:
S-GW作为本地基站切换时的锚定点,主要负责以下功能:在基站和公共数据网关之间传输数据信息;为下行数据包提供缓存;基于用户的计费等。
eNB间切换时,本地的移动性锚点;
3GPP系统间的移动性锚点;
E-UTRAN idle状态下,下行包缓冲功能、以及网络触发业务请求过程的初始化;
合法侦听;
包路由和前转;
上、下行传输层包标记;
运营商间的计费时,基于用户和QCI粒度统计;
分别以UE、PDN、QCI为单位的上下行计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