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耦光设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145.2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耦光设计。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数字个人助理(PDA)、数字相机、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平面电视等各种电子产品上。随着LED终端应用也越来越多,LED背光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肯定是大势所趋,其中,LED的背光源可根据光源的所在位置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与侧入光式LED背光模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主要将LED晶粒均匀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作为发光源,使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面板;侧入光式LED背光模组主要将LED晶粒配置在面板的四个边缘,当LED发光时,通过导光板(LGP)输送到面板中央的区域。由于侧入光式LED背光模组将光源设于导光板的侧边,较适合应用于小尺寸的液晶显示产品,因此日益受到青睐。
现行量产的侧入光式LED背光模组均会用到导光板(LGP)作为导光元件。现有技术带有铝挤的背光模组中,通过导光板上剪裁两个切口,在切口处设置定位柱将导光板安装在铝挤上,LED位于导光板的一侧,且固定在铝挤上。在产品设计中,LGP同LED之间的距离严重影响到耦光效率,若LGP同LED距离较大,则会出现耦光效下降的问题;若如耦光距离偏小,则会出现LED被LGP压坏或LGP被高温熔化的问题;为此,LGP同LED的耦光距离成为了侧光式背光设计的难点及重点之一。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中LED与导光板的耦光距离难以得到保证,这是因为影响耦光距离的因素很多,例如:用于安装导光板的定位柱的直径精度、导光板的裁切公差、LED表面贴装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公差和散热焊盘的厚度等多个因素。对于耦光距离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LGP的定位及尺寸变异,若控制LGP的定位设计,则耦光距离应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见图1所示,其为耦光距离同光效的关系示意图,横轴为耦光距离(毫米),纵轴为效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耦光距离越小,耦光效率越高。参见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定位结构示意图,在此设计中,导光板1设置于背板2上,导光板1在背板2上的位置由定位柱3定位。定位柱3可以采用铆钉,铆钉于导光板1中间位置定位,因此需要在背板2上设置铆钉,而且导光板1上需要预先裁切留出供铆钉定位的切口。部材公差、装配公差及膨胀量可能被释放到入光侧,耦光距离不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耦光设计,简化导光板定位结构,提升导光板同LED耦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主要包括:散热片、LED灯条、导光板及背板,该散热片位于该导光板的入光侧并固定在该背板上,该LED灯条固定在该散热片上并朝向该导光板的入光侧,该散热片上设有朝向该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凸包,所述凸包的顶部接触该导光板的入光侧以限制该导光板在入光方向的位移,该导光板的对光侧与该背板的侧墙之间填充有弹性结构。
其中,该弹性结构为弹簧。
其中,该弹性结构为弹性材料。
其中,在垂直于入光方向的方向上,该背板的侧墙上设有朝向该导光板的一侧的凸台以接触该导光板,在该背板的侧墙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侧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
其中,该散热片上设有螺孔,该散热片通过螺栓固定至该背板上。
其中,该散热片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包。
其中,该凸包为冲压形成。
其中,该凸包的高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
其中,该导光板同LED灯条之间的距离为0.2毫米。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耦光设计可以提升模组耦光效率,简化导光板装配结构;取消背板铆钉及导光板裁切结构,简化导光板及背板装配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耦光距离同光效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中导光板入光侧定位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中导光板对光侧定位方式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中导光板对光侧定位方式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及图7为本发明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中垂直于入光方向的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背光模组耦光设计中散热片及其定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