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营养强化小麦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443.1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金亮;李慧;刘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缔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营养 强化 小麦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量营养强化小麦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病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变硬变脆,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保持血管弹性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基础,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标志之一。“三高”多因饮食营养问题引起,源于不合理饮食导致的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累及血管壁沉积等,因此预防“三高”更要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改善饮食结构入手,而选择营养丰富的健康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们必需从食物中摄取铬,而大量的精加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丧失了大部分铬,长期食用低铬食物导致人体内铬不足。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成分,是胰岛素的一种“协同激素”。严重缺铬可导致胰腺分泌胰岛素能力衰竭,胰腺岛素功能受损从而发生糖尿病、冠心病。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缺铬可使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因而容易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锌是必需微量元素中作用最多、毒性最小的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六大酶类、200 种金属酶或辅酶的组成成份,对全身代谢起广泛作用。锌对细胞膜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硒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细胞膜脂抗氧化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保障细胞膜的弹性、延展性,保持细胞抗老化能力,能够清除血液毒素,保持人体心脑血管健康。
锰参与体内含锰酶的合成和激活,维持着广泛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糖代谢异常与锰有关。当人体缺锰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量下降,使血糖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补充适量的锰有助于糖代谢恢复正常,锰对体内脂肪代谢也有一定影响,锰可促进细胞内脂肪的氧化,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含量,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可预防脂肪肝。
谷类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当作传统的主食,我国传统医学提出“五谷为养”,指出通过合理饮食完全可以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小麦主要加工成面粉,做成各种面食。黑小麦是近年来科研单位采用不同的育种手段而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是一个集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力之功能于一身的天然营养型珍稀品种,具有天然色素、丰富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高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黑小麦可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阻止脂质过氧化,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都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黑小麦中的VC、VE等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可以降低冠心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
小麦的营养品质因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作为主食,改善其生长环境,充分发挥产品自身的营养优势,有效的从根本上改善人们饮食的营养构成,结合日常饮食,健康合理的补充微量元素铬、锌、硒、锰,从而避免现代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三高”病症提出食用高品质小麦的重要性,通过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微量元素铬、锌、锰、硒肥料的合理应用,调控小麦培植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微量营养强化小麦的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量营养强化小麦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铬、亚硒酸钠、硼酸,按照质量比1-50∶1-50∶0.1-5∶0.1-5∶1-50混合,再将混合物和水按质量比1:20-50配成水溶液备用,将上述水溶液稀释1000倍用于小麦叶面喷施肥,施用量30-60千克/亩。
优选地,所述水溶液施用量40千克/亩。
优选地,所述叶面喷施肥时节为谷物返青、抽穗、灌浆期各喷施一次。
优选地,所述叶面喷施肥具体时间选晴朗天气,下午3时以后。
优选地,所述谷物包括:小麦、黑小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缔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缔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膜构造体及装饰成形部件
- 下一篇:任意转发比数字相参转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