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干燥提质的自动化生产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906.4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闻白;李虎雄;仁亮;程成;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9/08 | 分类号: | C10L9/08;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干燥 自动化 生产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褐煤干燥提质的自动化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褐煤干燥过程中系统的热平衡模型,以原煤进料速度、回转窑转速、煤粉下料速度和引风速度作为系统的控制输入变量,回转窑前后的温度作为系统的控制输出变量,利用反馈控制方法实现对褐煤干燥提质的自动化生产控制。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建立褐煤干燥过程中系统的热平衡模型:
单位时间内进入系统的热量为dQ1=H(t)dt+c1F(t)Θ1(t)dt,其中c1表示褐煤的比热;
单位时间内离开系统的热量为dQ2=c1F(t)Θ2(t)dt;
回转窑内原煤所含的热量增量为dQ3=c1M(t)dΘ2(t)dt;
系统的热平衡方程为dQ1-dQ2=dQ3,即
(2)消去系统热平衡方程4)所含的中间变量,得到只含有输入、输出变量的系统控制方程
其中f1,f2和f3分别是关于输入变量的函数,具体表达式由褐煤和生产设备的参数决定;
(3)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回转窑前后温度Θ1(t)和Θ2(t)的变化,采用反馈控制方法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煤干燥提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的前端温度Θ1(t)为600℃~900℃,后端温度Θ2(t)为12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套筒强制冷却制造大型空心钢锭的方法
- 下一篇:阻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