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固件可视化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9411.3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峰;熊亚希;黄伟;余军;鲁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可视化 转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模块固件可视化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组成。光模块固件(Firmware)是固化在光模块内部的PROM或EEPROM或FLASH ROM中的可执行程序,负责协调和控制整个光模块内部的各种器件,使其按照预定的功能正常工作。在现有的光模块固件研发过程中,光模块固件通常是由多个固件工程师共同协作研发,每人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固件工程师之间经常需要交叉获取对方负责的相关固件信息,而现有光模块固件研发过程中无法直接查看相互交叉的固件信息,因此在固件研发的整个过程中,固件工程师之间需要经过大量的沟通才能完成整个固件的最终研发,这样就导致了固件研发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固件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方法中所存在的因光模块固件研发沟通而导致的固件研发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种光模块固件可视化转换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光模块固件的可视化研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模块固件可视化转换方法,其包括步骤:
A、创建包含光模块的所有通信接口信息的配置文件,所述通信接口信息包括:信息名称,信息地址,信息格式,信息描述;
B、将配置文件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
C、完成固件通信接口信息的具体实现功能的编程,并编译成可执行的固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读取配置文件,获取通信接口信息;
B2、解析获取的通信接口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
B3、根据转换的通信接口信息代码,生成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所述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为包含所有通信接口信息代码的文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2-1、判断通信接口信息的地址模式,如果地址模式是块模式,则进入步骤B2-2,如果地址模式是字节模式,则进入步骤B2-3,如果地址模式是位模式,则进入步骤B2-4;
B2-2、判断通信接口信息的地址是否与指定的块地址格式相匹配,如果匹配则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否则发送错误报告信息;
B2-3、判断通信接口信息的地址是否与指定的字节地址格式相匹配,如果匹配则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否则发送错误报告信息;
B2-4、判断通信接口信息的地址是否与指定的位地址格式相匹配,如果匹配则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否则发送错误报告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光模块固件可视化转换方法,在进行固件研发前先创建包含有光模块的所有通信接口信息的配置文件,再将该配置文件转换为通信接口信息代码,并生成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固件研发工程师可通过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查看到通信接口信息代码,实现代码可视化。固件研发工程师通过查看该配置文件或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可完全清晰的明白与自己相关的通信接口信息,并以通信接口信息代码为基础加入信息的具体实现功能,再编译成可执行固件,即实现了光模块固件代码可视化研发。同时,固件测试工程师通过直接查看该配置文件或通信接口信息代码文件,了解固件代码信息,节省了大量与固件研发工程师的沟通时间,实现了可视化测试,提高了固件的测试效率。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光模块固件可视化研发和可视化测试,在保证固件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缩短了固件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转换配置文件的流程框图。
图3为解析通信接口信息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光模块与系统可以通过各种通信接口实现信息传输,例如I2C接口、SPI接口、UART接口、MDIO接口等,本实施例中以I2C接口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未经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