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比洛芬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808.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明;李楠;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58 | 分类号: | C07C57/58;C07C5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色谱 拆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比洛芬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氟比洛芬,又名氟联苯丙酸、氟布洛芬,风平片,氟比洛芬是一种优秀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外伤疼痛和其他疼痛。从化学结构来看,氟比洛芬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两个异构体,研究证实R-氟比洛芬在癌症的抑制上有很好的疗效,例如喉癌、肠癌等,但目前药用的均为其外消旋体,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和缓解术后及各种癌症疼痛。因此,对该药物的手性拆分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比洛芬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拆分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氟比洛芬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用正己烷和乙醇的混合物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从氟比洛芬对映体中拆分出高纯度的R-氟比洛芬和S-氟比洛芬,包括一下步骤:
(1)、将氟比洛芬对映体溶于流动相中,浓度为:0~100mg/ml;
(2)、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
(3)、浓缩得到高纯度的两种氟比洛芬对映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从氟比洛芬的对映体中拆分出具有光学纯度的R-氟比洛芬和S-氟比洛芬,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溶剂采用正己烷和乙醇,可回收利用,无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1.色谱柱填料及流动相(溶剂)选择
以表面涂敷了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球形硅胶为手性固定相,填料粒度为1~150um,微粒越小,粒径分布越窄,越有利于分离;但粒径越小系统压力越大,最适宜的粒径范围是20~40um,流动相(溶剂)为正己烷与乙醇的混合溶液。
2.分离步骤
样品用流动相溶解,浓度为0~100mg/ml,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粒径为20um,流动相为正己烷与乙醇,等度洗脱。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60nm,收集氟比洛芬,经HPLC分析纯度≥98.0%。
实施例1
样品用流动相溶解,浓度为15mg/ml,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尺寸为Φ10×250mm,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粒径为20um,上样量10mg,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70:30,等度洗脱,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60nm,分别收集R-氟比洛芬和S-氟比洛芬,经HPLC分析纯度≥98.6%。
实施例2
样品用流动相溶解,浓度为50mg/ml,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尺寸为Φ20×250mm,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粒径为20um,上样量80mg,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65:35,等度洗脱,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60nm,分别收集R-氟比洛芬和S-氟比洛芬,经HPLC分析纯度≥98.3%。
实施例3
样品用流动相溶解,浓度为100mg/ml,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尺寸为Φ20×250mm,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粒径为30um,上样量120mg,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18:7,等度洗脱,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60nm,分别收集R-氟比洛芬和S-氟比洛芬,经HPLC分析纯度≥9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苄叉酮胺衍生物抗爆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杏鲍菇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