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876.9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力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54 | 分类号: | D01F6/54;D01F6/46;D01F6/48;D01F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纤维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对一些地毯织物及装饰品等要求要达到一定的阻燃要求。
国外从很早就已开始涤纶纤维的阻燃处理研究,现在成熟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第一是阻燃切片法,先将PET切片改性,生产出具有阻燃效果的PET切片,然后再生产出阻燃纤维,经染色后整理出彩色阻燃纤维;第二是后整理法,即直接用普通PET纤维,通过染色和增加阻燃助剂整理得到阻燃纤维;第三是添加法,即将普通切片添加阻燃剂,纺成本色阻燃纤维,然后进行染色整理,得到具有阻燃效果的纤维。
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阻燃切片法适用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后整理法和添加法,虽灵活多变,但三种方法,都需要印染整理一个工序,消耗大量能源,并会产生大量废水,并且经过染色和后整理后阻燃效果会不可控。
因此,根据市场潜在需求,经发明人多年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省去纤维的染色和后整理工序,节约大量能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彩色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节约能源,降低废水排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自制阻燃母粒,阻燃母粒按质量份数配比为:
载体树脂 100份;
主阻燃剂 65-75份;
辅阻燃剂 20-40份;
其它助剂 3-5份;
B、将步骤A原料用双螺杆挤出机,在200-240℃条件下熔融混合造粒得到阻燃母粒;
C、将步骤B制得的阻燃母粒按2-10%与纤维原料相混,通过高速混料机混合,挤出拉丝,得到阻燃纤维。
按照本发明,优选所述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
按照本发明,优选所述辅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按照本发明,优选所述其它助剂为硬脂酸钙。
按照本发明,优选所述载体树脂为丙烯晴-丁烯-苯乙烯树脂、氯化聚乙烯树脂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
按照本发明,优选所述步骤C中挤出速度为55分/转,螺杆温度为230-240℃,箱体温度为200-225摄氏度,侧吹风风速0.4m/s,拉伸倍数为2.8-3.6,纺丝速度为400-1000m/min。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先制备出阻燃母粒,先后通过阻燃母粒与待制的纤维原料相混合,制备出阻燃纤维,该方法省去了纤维的染色和后整理工序,节约大量能源,降低废水排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自制阻燃母粒,阻燃母粒按质量份数配比为:
载体树脂 100份;
主阻燃剂 65-75份;
辅阻燃剂 20-40份;
其它助剂 3-5份;
B、将步骤A原料用双螺杆挤出机,在200-240℃条件下熔融混合造粒得到阻燃母粒;
C、将步骤B制得的阻燃母粒按2-10%与纤维原料相混,通过高速混料机混合,挤出拉丝,得到阻燃纤维。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进行描述:
A、自制阻燃母粒,本发明中载体树脂采用丙烯晴-丁烯-苯乙烯树脂,取100份,主阻燃剂选用十溴二苯乙烷取60份,辅阻燃剂选用三氧化二锑取35份,助剂选用硬脂酸钙取,其配比为丙烯晴-丁烯-苯乙烯树100份,十溴二苯乙烷60份,三氧化二锑取35份,硬脂酸钙取5份;
B、将步骤A中的混料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出阻燃母粒。其中,螺杆区各加工温度分别设置为:一区温度200-210℃,二区温度220-240℃,三区温度220-240℃,四区温度220-240℃,五区温度220-240℃,六区温度220-240℃,七区温度220-240℃,八区温度220-240℃,模头温度200-22-℃,停留时间1-2min,压力位10-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力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力塑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