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卸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0255.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宣;戴季川;白宇;张春耀;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8;B66F9/18;B66F9/2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4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卸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卸货机,尤其是一种自动将货物从运输车上卸到仓库中的卸货机,属于物流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现有运输、卸货、装货等物流过程中,由卡车将货物运送到卸货区域后,大多通过叉车将其从卡车上卸下,在完成核准、检验等工作后,再输送至仓库内存放。这种卸包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对货包损伤严重、人工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不损伤货包的全自动卸货机。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全自动卸货机,包括带移动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升降龙门架,升降龙门架顶部横梁上设有伸缩夹抱器,升降龙门架中部横梁上设有支撑器,以通过升降龙门架及其上的伸缩夹抱器、支撑器将货物夹抱起来,并随机架的移动送至仓库内,从而完成货物的全自动卸货。
所述升降龙门架包括两侧的竖直杆,设于两竖直杆顶部的顶横梁和中部的中横梁,两侧的竖直杆后侧分别设有纵向滑轨,各纵向滑轨分别置于对应的滑块中,各滑块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两侧的纵梁上,各竖直杆分别通过连板与对应的螺母相连,各螺母分别与对应的纵向丝杆相配接,每一纵向丝杆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动力电机相连,以便在动力电机带动下使纵向丝杆转动,从而使螺母沿纵向丝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纵向滑轨及升降龙门架沿滑块上、下移动。
所述伸缩夹抱器包括对称设置的由竖杆和横杆构成的两L形支杆,两L形支杆的竖杆上分别设有带垫板的夹抱块,且两垫板相对,两L形支杆的后侧分别设有上、下横向滑块,各横向滑块分别与对应的上、下滑轨相配接,滑轨设为四根,分别固定在升降龙门架顶部的顶横梁及中部的中横梁两端,两L形支杆上分别设有连接片,各连接片分别与螺母相连,各螺母分别与横向丝杆相连,各横向丝杆分别与固定在升降龙门架顶部的顶横梁上的对应动力机相连,以便在动力机带动下使横向丝杆转动,从而使螺母沿横向丝杆水平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滑块、L形支杆沿横向滑轨同步移动,实现两夹抱块的抱合与分开。
所述支撑器包括固定在龙门架中部横梁上的动力器,与动力器相连的转轴,转轴上设有其上带抬板的轴套,该动力器为蜗轮、蜗杆,其中,蜗轮置于转轴上,蜗杆与电机相连,以便在电机带动下,通过蜗轮、蜗杆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轴套及其上的抬板向前摆动而方便支撑货物。
所述支撑器包括分别固定在龙门架中部横梁上的两直立电机,两直立电机转轴上分别连接有水平板,以便通过两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水平板由两侧的水平位置转至中部的垂直位置,而支撑货物。
所述支撑器包括固定在龙门架中部横梁上的两伸缩缸,两伸缩缸活塞杆上分别设有平板,以便在伸缩缸带动下使平板伸出而支撑货物。
所述移动架包括其下方带移动轮的平梁,平梁后端设纵梁,平梁与纵梁之间设支撑斜梁,移动轮置于轨道上。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升降龙门架及其上的伸缩夹抱器、支撑器将货物夹抱起来,并随机架的移动送至仓库内,从而完成货物的全自动卸货,同时通过夹抱器及支撑器的配合,能有效避免对货物的损伤,同时减少叉车等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卸货效率,实现了全自动化卸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支撑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支撑器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整体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卸货机,包括带移动轮2的机架3,该机架3包括其下方带移动轮2的两水平梁,分别设于水平梁后端的纵梁5,分别设于水平梁与纵梁5之间的支撑斜梁6,移动轮2置于地轨1上,并沿地轨1移动,机架3上设有升降龙门架15,升降龙门架15顶部横梁8上设有伸缩夹抱器,升降龙门架15中部横梁13上设有支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