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谷浸提液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0362.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望松(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谷 浸提液 凉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以五谷杂粮及中草药作为原料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五谷杂粮是指除稻米和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是小品种谷物、小品种豆类和薯类的总称。主要有黑米、红米、糙米、小米、燕麦、大麦、筱麦、糜黍、玉米、糯米、蚕豆、白豆、绿豆、黑豆、黄豆、红豆、红薯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五谷杂粮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五谷杂粮王国”。五谷杂粮是公认的无公害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特殊的食疗食补作用,在现代安全保健食品中具有重要地位。五谷杂粮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符合人体摄入的最合理比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传统中医认为“粗茶淡饭,有益健康”。《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认为饮食要做到身体健康所需营养的全面供应,才能强体健身,延年益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食物品种越来越多,而很多都是油炸食品,或者高蛋白的肉类食品,蔬菜则相对较少,这很容易引起营养失衡,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植物性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将会减少,同时过多的摄入油炸食品,很容易上火。五谷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这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五谷杂粮中的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可帮助人们平衡膳食营养。然而,由于五谷杂粮口感粗糙,且不易消化吸收,尤其采用常规方法制作食用,很难引起人们的食欲。因此,为了维持人们对五谷杂粮的依存性,从而达到维持人们膳食营养平衡的目的,有必要对五谷杂粮进行深加工。
凉茶作为降火消暑、生津止渴的饮品,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凉茶一般药性较强,药效显著,喝得太多对脾胃造成伤害,可能导致腹泻,胃寒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以五谷杂粮和中草药作为原料生产凉茶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传统凉茶的药性,同时维持人们营养平衡,本发明以五谷杂粮和中草药作为原料,主要以花草茶等为主,加上补肾的黑豆,补脾健胃的黑米、小米、糙米、黄豆等原料,提供一种五谷浸提液凉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五谷浸提液凉茶降低了传统凉茶的药性,不仅可以起到补精益血、健脾祛湿、清热解渴、去火养胃及护肝提元气的作用,同时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同时加上多种豆类及杂粮作物还可以补充人体丢失的植物性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五谷浸提液凉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加水制备而成:
白豆0.1-1.5份 绿豆0.06-1.2份
黑豆0.03-1份 黄豆0.04-2份
南瓜0.08-1份 红豆0.01-0.5份
黑米0.06-1份 红米0.02-0.1份
小米0.07-0.5份 糙米0.02-0.5份
小麦0.05-0.2份 木瓜0.05-0.8份
龙眼肉0.5-1份 枸杞0.01-1份
栀子0.05-0.9 仙草0.09-0.7份
薄荷0.01-0.06份 夏枯草0.01-0.3份
白茅根0.01-0.8份 桑叶0.02-0.9份
菊花0.03-0.6份 金银花0.01-0.1份
调味剂5-20份。
所述的调味剂为白砂糖和安赛蜜,木糖醇,或为木糖醇和安赛蜜,白砂糖和安赛蜜,或白砂糖和木糖醇。
所述五谷浸提液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比例分别称取木瓜、龙眼肉、枸杞、栀子、仙草、夏枯草、白茅根和桑叶,混合后加水煮沸10分钟,再按比例加入白豆、绿豆、黑豆、黄豆、红豆、南瓜、黑米、小麦、小米和糙米,再煮沸17分钟,再按比例加入菊花、金银花、薄荷和红米,继续煮沸3分钟,过滤得到滤液,加入调味剂调配,硅藻土过滤,微孔膜过滤,灌装,封口,杀菌,即得。
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讲,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具体体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望松(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望松(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